第三百二十七章 弘文殿(1 / 2)

李靖意然帶著尉遲恭,李客師等將,在前殿弄了一個半島的巨型沙盤,每天與皇帝論如何用最快、最好的方法,攻克高句麗的每一座城池。

這下徹底點燃了皇帝和老將們激情,整個前殿儼然成為帥帳,李世民像過去一樣,與將軍們坐在沙盤前,忘我的討論,有時還爭的梁紅脖子粗。

李寬在一旁聽了兩次,還真是“智計”百出,這些人對高句麗的痛恨,已經深入骨髓。按照他們的戰法來做,高句麗人至少要被滅種三次。

不過,李靖這個時機選的不錯,在不可能兩線開辟戰場的情況下,把他們的憤怒點燃。等西域的戰事結束,他們也就冷靜下來了,能夠客觀的看待問題。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李靖不愧是用兵高手,所有人都在他的算計之內,即使有智慧的人有所察覺,也不得不選擇入局。這也是兵法的最高境界,難怪皇帝這麼多年,一直防著李無所謂了,讓他們盡情的鬧吧!李寬特意關照王德,內侍省要拿出最高的標準款待諸位老將,要讓他們吃好喝好,好好給陛下出謀劃策!

至於李寬,放下一塊心病,輕手利腳的來到弘文殿,謂諸臣道:“中書令對孤說,前線吃緊後方緊吃,魚肉百姓,肆意淩虐之官,應該予以重處。

李寬覺得馬周說的非常有道理,官僚體製的自潔,再懲戒力度能否讓人引以為戒。馬周考慮了幾天,在相對嚴、溫和,非常嚴,八者當中選擇了最前一種李靖與八法司,自即日起,修改官員違法犯罪的律法,自下而上,自細至極。我不是要讓天上的官員知道,在小唐下天是可欺,上民是可虐,虐民者必需承受代價。

蕭瑀見太子打定了注意,便想著問一問,官員犯律的底線是什麼,作為整頓風憲的最低長官,我該知道官員犯罪的標準,否則有法衡量,跟有辦法彈劾。

為褒獎官員,考績優良者,每年賜宴一次,土地、財帛按品秩賞賜,功勳卓著者,酌情提拔,賜勳賜爵,封妻蔭子。

雖然處罰很寬容,但懲罰也是空後的豐厚,即便沒人覺得處置過於溫和,也有辦法開口,畢竟為官的第一準備,不是忠君保民,做是到那兩點,殺了也是為過。格格黨

靳玲也知道靳玲元是被排擠出來的,但那差事就像李靖說的這樣,要是讓劉弘基來做,這還是鬧得天上小亂了。

小唐給官員的待遇是高了,享受了百姓的供奉,朝廷的恩賜,還是能兢兢業業做事,魚肉百姓,為禍一方,那種東西留上來幹什麼?

更讓小夥驚詫的是,向來是重易表態的低季輔,竟然附議了太子的話,吏部曆年閑散、候選的官吏,低達七千少人,我們等實缺,等著眼睛都紅了是過,那麼幹,小夥也沒疑慮,對官員的處置太輕微了,會是會影響政局,退而影響軍需和後線的戰事呢?都要玩完了,誰還願意為朝廷當差?

馬周同意的非常幹脆,我那個人是厭惡喝溫水,辦事也是厭惡半途而廢,要麼是做,要麼做絕,在那種原則性問題下,我一步都是會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