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選擇(2 / 3)

第三次檢查服裝是否整潔有序。

穆知然上車的時候,陸沉向她描述了一下自己這一路上的三次檢查。尤其是第三次這個“服裝整潔有序”的檢查就實在是有些離譜……這是為了防範什麼情況啊?

帶著頭盔的穆知然也一頭霧水,不過比起陸沉,她至少有個可能的懷疑方向,“帶頭檢查的那個女生,是不是染了一頭綠色的頭發,而且還燙了大波浪?”

陸沉心有餘悸的點了點頭,檢查的時候,就屬這個綠頭發女人最為嚴格。她甚至把鼻子湊到了陸沉的頭盔上,然後壓低聲音問道,“你怎麼不係上所有的扣子呢?”

“哦,那就沒事了。”穆知然點了點頭,“那個不是學校方麵的檢查點,是文學院的師姐‘出於興趣愛好’設立的。”

“還能因為興趣愛好設卡點?”陸沉一臉震驚,“那豈不是成了車匪路霸了?”

“一開始也有人這麼說,但是都被鬆島師姐給頂了回來。”穆知然回憶道,“鬆島師姐當時說,‘我們也沒有強行攔路,更沒不會對其他人做什麼事情——如果有傻子被攔住了,最多也就是浪費幾分鍾的功夫而已。’”

被浪費了好幾分鍾的傻子陸沉陷入了沉默,他一時間不知道是應該表示憤怒,還是……嗬嗬一笑就算完事兒。

“我聽說,被師姐她們攔下來的應該都是內科醫生。”穆知然恰到好處的給陸沉遞了梯子,“似乎就是因為你們守規矩,所以才容易被攔住。”

也不知道過去這幾年裏,有多少住雙區的姑娘遭了內科醫生——情況已經嚴重到需要設卡查人的地步了麼?

陸沉的摩托車速度不快,但聊天時,時間流動的似乎也更快了一些。不多時,四層高的物理所就出現在了道路的盡頭。

“你先別著急回去。”下了車,穆知然叫住了準備調頭回免疫研究所的陸沉,“唐老師應該已經回來了,我去看看他在不在所裏。”

唐慶隆院士確實已經回來了,隻不過他看上去有些心事重重的。在辦公室裏見到陸沉後,唐院士並不像之前似的,三兩句話就把話題轉移到實驗項目上。

他有一搭沒一搭的和陸沉聊了幾句後,忽然有些反常的問道,“陸醫生,你覺得大崩潰真的可能是一種傳染病麼?”

“這是我們的假設……”陸沉回答到一半,看到唐院士表情的變化後改口道,“就我個人而言,我確實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楊老師覺得,不能單純以‘傳染病’來描述大崩潰,畢竟它和傳統意義上的傳染病還是有區別的。”

“我是搞物理的,對於傳染病那可真是一竅不通。”唐院士真心實意地客氣了一句,然後問道,“以前的人們,在科學還不夠發達的時候,是怎麼發現和研究傳染病的?”

這涉及到了醫學史的專業內容,好在陸沉也是學過的——對於唐院士的提問,陸沉略一斟酌後,選擇用1845年,倫敦布勞得街霍亂暴發事件作為例子進行了解釋說明。

霍亂是一種原產於印度次大陸地區的嚴重傳染病,但由於古代交通不便,罹患霍亂的患者往往在回到家鄉前就因病去世。所以,在十九世紀以前,霍亂始終是一種烈性的、僅僅局限於印度次大陸的地方性傳染病。

但在大航海時代、殖民主義和工業化變革的推動下,霍亂開始走出了印度次大陸。這種微小的病菌離開恒河三角洲和其他水網稠密區域,迅速朝著其他地區蔓延開來。嘉慶二十五年,已經在阿富汗、波斯和阿拉伯地區奪走數十萬性命的霍亂來到了江南。

僅僅在蘇鬆太地區,這種可怕的疾病就殺死了至少五十萬人。

當時的醫療手段在霍亂麵前,最多隻能被稱為是一種“溫和的謀殺手段”。而在三十四年後,對霍亂的研究終於迎來了曙光。

內科醫生約翰·斯諾通過標注倫敦蘇豪區布勞得街霍亂事件中的死者住址,拿出了一份“霍亂地圖”。而這份地圖最終將人們的視線引導向了布勞得街的水井上——霍亂的水行傳播途徑最終被人們發現,同時誕生的還有公共衛生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