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孫家莊籌備大學堂(1 / 2)

史文恭跟曾大官說起孫新的好處:“這回他來咱們曾頭市跟俺說他莊子上現在正在準備訓練人手,而且在曾頭市待了一天,直接將咱們廠裏三個能幹的管事都帶了回去說是要訓練,這樁樁件件都極有章法,俺看他絕不是幹這點小事的人。說不定在十裏牌整治了幾天,現在的孫家莊已經大大改變了模樣了。”

曾大官聞言默默思索,對於史文恭的話,他還是聽得進去的。

確實在這幾個月曾大官對孫新的評價經曆了一次大大的降低,曾大官覺得孫新這麼一個掌管幾萬人生計的大人物,不應該輕易冒險,可是聽史文恭如此讚同孫新的想法,曾大官不禁也對孫新的莊子產生了興趣。

“俺之前也去過他的莊子上一趟,但那次是去興師問罪,走的急急忙忙的,確實也沒仔細看清……倒不是俺故意想小看年輕人,隻不過他一個二十不到的娃娃,真能有什麼大本事?”

他念著,心裏卻是想著自己是該去孫家莊再看看。

與此同時,孫新回到了十裏牌,他之前的做下的係列準備也已經完成了,十裏牌上開始新建鐵廠以及學堂。

孫新一早便叫來宣教口,工業口,軍事口,農業口的人員聚齊。

要籌建一所他希望之中的孫家莊大學,所需要涉及的人員是方方麵麵的。

孫新讓大家各自寫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數量,方便確定學校的規模,三個班子的人知道自己做的規劃也是自己得利,都是倍加重視,用了三天時間並各自將報告都交到了孫新這裏。

軍士口計劃是在兩年之內訓練出至少一百名中級軍官,而工業口要三百個會技術的高工,農業口這邊因為現在高產小麥玉米和花生的種植方法已經隨著孫新的言傳身教從孫家莊流傳開,現在整個登州的農民所具有的農業知識都比大宋其他地方強上一節,所以對於農業人員的需求量並不大,最終的農技員數量定在了五十人,但是提出要求要分派給他們三百個政工幹部,這些政工幹部主要是負責管理監理會資產的。

現在各個監理會要幫助農民進行小額銀行的儲蓄、組織農民統一興修水利設施、搶收搶種,這些工作都需要很強的組織度,所以雖然是負責農業,但實際上政工人才才是他們最著急的。

對於這些打上來的人才申請,孫新大筆一揮全部批準,然後就要求每個單位根據自己的需求,給出相應數量的教官來。

軍隊這裏,欒廷玉從步兵中抽了五個教員,周侗推薦了三個騎兵教員,另外還有魯智深推薦的兩個炮兵教員。一百多人的培訓班有十個老師勉強也夠了。

技術學堂分成農工兩個係,農業係孫新派二徒弟解珍掌管,選拔了五個合格的農技員負責訓練和教學,工業口由紡織廠化工廠鋼鐵廠各自派出教員來。

政訓係和政治短訓班的教員則由裴宣選送,為了防止主觀因素占太大的選人成分,孫新規定政治教員一定要由在監理會議中表現出成績或是在護保軍中有一定服役年限表現優異的政工幹部裏選拔。

另外在軍事學堂裏還留了一個海軍係,需要等孫家莊的高麗航線成熟以後再從老隨手中選拔教員才能啟動。工業學堂中的造船係也是同樣的留而不用。

確定了教師人選之後工作才正式開展,兩邊同時準備起來,一方麵孫新組織教員們開始製定教材,因為許多教員的文化水平不過關,所以孫新還讓樂和從已經很緊張的文秘人才之中撥了十幾個去未來的學校先充當筆杆子,務必要在開學之前至少把教學大綱弄出來。

另一方麵則是要派老師到現場去根據自己的要求建立相應的校舍。

建校社可不容易,比如農業口的學校要緊挨著實驗田,還要事先預備一下排水等一係列的設施,學生宿舍也得在實驗田旁邊方便照顧。

而軍事學堂的校址自然要往教場集中,教學用地旁需要有各種地形方便學員們進行小規模的戰術演練。

工業口自然就是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甚至湯隆還申請能夠在工業口的對應學堂中建設一個小型的水利車間可以到時候讓學生練習製作各種機械,一個小型的鐵高爐,方便學生進行鑄造方麵的實習。

大家的要求都是獅子大開口,結果預算打到樂和這裏直接把樂和給看懵了。

“光是建個學堂居然要三千多貫!”孫新也是頗為意外,翻了一下大家的申請,發現其中許多錢說是沒道理,還真不對,但是這支出顯然超出了他的估計。

花錢也沒這麼花的,在孫新的要求之下這筆經費不得不一砍再砍,召集了各個對口的領導談了好幾次話,終於是把最終學校的建設費用降低到了兩千貫左右,但是每年給學校的補貼還得要有五百多貫,包括吃穿用度生活補助等等,占大頭的還是各種教學用具所需要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