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家入會賭輸贏(1 / 2)

洪澤湖畔,黃家莊小碼頭。

黃唐陪著方良一起在黃家莊的港口上走著,看著眼前的貨包。

“這些全都要走咱們黃家莊紡織廠的渠道出去?”黃唐問道。

方良笑著點點頭:“這隻是第一批,日後來錢的路子還多著呢,還請回去和令尊好好說說,一切盡可放心。”

黃唐看向在碼頭上正在往下卸的一船一船的紗線心中頗為忐忑。

最初監理會隻是跟黃家莊說要合作,現在卻突然搞來這麼大一筆生意。

要知道這些可不是便宜的麻沙,而是產自山東價格更高的棉紗,棉在這年代還不是很普及的紡織原料,棉紗的棉料的製作技藝還是孫新專門派人去瓊州學習改進而來的。

孫新和老哥本身就是瓊中軍戶出身,這一趟派人回老家一說孫新在山東做了這麼大的事業,瓊州甚至有不少老鄉願意跟他一起回來。

順帶還帶了好多黎人的織戶回來,這年代棉布是黎族的特色產品,漢人還真不怎麼會棉紡織技術,反正崇州軍戶一向彈押地方,到當地部落裏去拐帶幾個黎人也不是難事。

那些黎人原本還以為自己會被販到中原做奴隸,哭得呼天搶地,卻沒想到隨著海舟一起北上之後,居然被請到了監理會大學裏頭當了技術員,農學院和工學院的人日日賜候著,向他們詢問棉花的種植和處理技巧。

被抓來的許多黎人都年紀比較輕,正是愛玩愛鬧的年紀,來到了比瓊州更加富庶的登州,見了花花世界又拿著工資,瞬間過上了過去想也不能想的人上人的生活,樂的都有些不著北了。

現在這些人還向監理會大學申請把家人都調動過來,不過因為人數有點多所以一時半會兒還沒有辦法完全做到,不過這些人已經鐵了心在登州發展。

經過一年的改善,現在棉紗在山東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產量了,棉線的好處已經非常明顯的顯現出來,這東西的加工比麻紗更方便,省去了漚麻的步驟,產量更大,更關鍵的是做出的棉布遠比麻布更加順滑,有了這些好處日後登州想要發展棉花產業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棉紗此時在大宋的其他地方卻還是緊俏商品,隨著山東的棉紡織技術有了一年多的積累,現在也已經開始向外出口棉紗了。

黃唐送走方良之後,看了一會兒碼頭上工人卸貨,然後心事重重的回了大宅。

一進花廳便見到爹爹黃铖正被二叔三叔圍在中間。

黃鋒苦口婆心的道:“大哥,你不聽聞那朝廷已經開始圍剿他們監理會了嗎?如何現在還跟他們辦工廠,日後這山東的反賊若是被朝廷打垮,俺們定然被安一個從賊的名聲,怕不是家業都要舍了進去!”

黃鉞點點頭:“是啊大哥,按我說還是快把那監理會的人趕走,快快與他們劃清界限,便是這樣也要趕快和縣衙裏的人溝通好關係,免得到時候監理會這事情事發了咱們說不過去。且還要我們費好些口舌。”

黃铖坐在那裏看兩個人表演過了半天,冷笑道:“免得朝廷事發了……若是你們不去向朝廷官員說,俺們家裏這事怕是要許久才能事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