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全新的開始(1 / 2)

在場的眾多研究員並不知道陳念的身份,也不知道他能做到什麼,但最早那批參與評估的專家、尤其是雷剛和陳果,卻能感受到陳念的潛力。

在看到他舉起手的那一瞬間,雷剛立刻明白,這個已經給他帶來了巨大驚喜的少年,也許又有了更大的突破。

“各位,先靜一靜。”

“你們大家的意見我都已經聽到了,目前總結下來,無非就是兩種聲音。”

“第一種,認為我們要務實、腳踏實地,先吃透一個方麵的內容。”

“第二種,認為我們應該敢想敢幹,去挑戰一個能徹底改變現狀的目標。”

“在我看來,這兩種建議都沒有錯,都是基於我們現在所麵臨的狀況做出的理性判斷。”

“但是,從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第二種意見。”

“為什麼?因為我們已經造出了Ti-6Al-4V鈦鋁合金材料。”

“在兩周之前,這種輕質、堅韌、耐高溫的材料還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但是現在,我可以拍著胸脯告訴各位,在未來的短期內,我們可以實現這種材料的量產!”

“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而做出這個突破的人----人們,他們告訴我,他們還能有更多的突破!”

“其中,就包括單晶鎳鐵合金,AlloyC阻燃鈦合金,陶瓷基複合TBC,以及樹脂基外涵道塗層。”

“當然,一個項目的立項不應該基於什麼拍胸脯做出的保證,但是,我認為,我們至少應該嚐試一下,給他們一個機會,也給我們601所一個機會。”

“這也許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消耗,但這種消耗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的。”

“所以我的建議是,對二十二號項目進行升級,擴大項目邊界,把造出飛機,當成我們的主要目標!”

話音落下,會議室裏響起一片叫好聲。

“好!就得有這樣的心氣!連想都不敢想,那還幹個屁啊!”

“對啊!我們都窩窩囊囊多少年了,也該放開手腳做點事情了!”

“說的是!他嗎的,就吹個風洞、造個模型有什麼意思?到頭來也就是給係統貢獻了點機時而已,要幹就往大了幹!”

“不就是造發動機嗎?說的好像美國佬的發動機有多神一樣,原理大家都懂,大不了一個一個問題地解決過去嘛。”

“我也是這麼想的,哪怕花個十年呢?十年名留青史,總比一兩年拿個全是水分的成果混職稱好!”

.......

當然,除了這些樂觀派,也有理智派對此表現出了疑慮。

尤其是在雷剛宣布了項目預算之後。

一期投入,兩億。

全周期預計投入,五十億。

什麼大手筆?

敢情上麵就是奔著造飛機來的?

但是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光靠手裏那點東西還不夠吧?

難道是從哪個犄角旮旯的研究所裏,竄出來了一支超強的材料學團隊?

或者是606所那邊有重大突破?

又或者是潛伏在美國的那些地下工作者,突然有了什麼驚人的進展......

可無論哪一種可能,想想都覺得有點不切實際。

一片嘈雜的議論聲中,陸嚴開口問道:

“雷總,這項目那麼大的手筆,我們到底有沒有把握?”

“咱們不能就憑一腔熱血來搞研發吧?606所那邊是什麼意見?航發的問題他們能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