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欲與久居(1 / 3)

第333章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欲與久居人下!

三日之後。

大漢西都長安。

位於城中中軸位置,李儒早已命人在此,連夜修建了一個高為三層的祭台,對外宣稱為董卓受命封王之處。

不過由於是趕工製造,所以這座祭台的裏外細節,都可以看得出來,有不少地方明顯帶著粗糙的痕跡。

當然董卓對此並不在乎。

他要的隻是封為異姓王的崇高榮譽,要的是享受那種天下萬萬人之上的快感,至於程序上稍微粗糙一些,這都沒有什麼大礙,日後再補便是。

此刻位於長安皇宮南門外。

董卓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整個人是意氣風發,雖然從外表看過去,臃腫的如同一座黝黑的山丘一般,但這絲毫不妨礙其誌得意滿。

而在董卓的身側,則跟著幾十名精銳的西涼騎兵,以及數百名手持兵戈的步兵,用以護衛其安全。

李儒、呂布等董卓視為心腹的人物,也同樣在拱衛之列,而朝中的文武群臣,站位則要稍稍靠遠一些。

“相國,吉時將至,您的封王大典,可是萬萬耽誤不得的,若是沒有別的吩咐,還請您現在動身前往祭台!”

隨著李儒初言相稟。

董卓欣然點頭,表示應允。

隨著他一聲令下,整支隊伍浩浩蕩蕩的,向長安中央大街而去。

一路上都是鳴鑼開道,前後各有儀仗,隻不過尋常百姓倒是見不到幾個,多數都是身著行頭的士兵,守衛在街巷左右兩側,用以維持秩序。

…………

在行程之初。

董卓還頗有閑情逸致的向左右觀望,隨著戰馬的晃蕩前行,還處在對往後前景的美好暢想之中。

隻不過行程過半時。

那依稀還殘留在他腦海中的敏銳性,以及多年軍旅邊塞生涯養成的警惕心,讓他察覺到有些許不對勁。

不由在細致觀察過後,聲音鄭重的對身旁的李儒詢問道:“文優,為何老夫一路行來,所見皆是北軍的人,怎不見幾個西涼兒郎?”

發覺董卓有所警惕。

李儒先是心裏一驚,但很快就恢複了鎮定,對董卓拱了拱手,接著故作輕鬆的回應道。

“相國勿憂,從皇宮出發直達祭台,這條路頗為漫長,光靠西涼本部的話,自然是人手不夠。”

“因此在安排上,屬下有所側重,這前麵大半段路程都是北軍在守衛,等抵達祭台,自然就不一樣了。”

董卓對李儒的信任度是很高的。

而且這個解釋也合情合理。

因此隨著這麼一說。

董卓便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臉上那緊繃著的嚴肅神情,也很快緩和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幾分笑意。

“文優言之有理,是老夫太過緊張了,現在想想倒也合乎常理,畢竟張濟、樊稠已被我命令率兵前去阻擊曹軍,而李傕、郭汜還在長安以西防備涼州賊寇,長安城中的確本部兵馬不多,用北軍填充也是應該的。”

…………

見董卓疑心盡去。

李儒心裏暗鬆了一口氣。

言語上越發安穩從容的續言道:“自相國當初進兵洛陽伊始,至今已有數年之久,北軍投靠在您麾下,也已很長一段時間了,相較之下,還是值得您信任的。”

“您若是有不放心的話,等到封王過後,再將李傕、郭汜二位將軍調回來,如此自可萬無一失。”

說到這裏。

李儒略微頓了頓。

在董卓連連頷首之際,又朝著董卓另一側的呂布拱了拱手。

隨即滿臉笑意的說道:“再說呂將軍,他可是寸步不離的護衛在您身旁呢,便是有千軍萬馬,又有何懼哉!”

這話說的董卓哈哈大笑。

忍不住在自己的大腿上拍了拍。

“說的好,文優此言甚妙!”

“我兒奉先天下無敵,有萬夫不當之勇,莫說軍中人人忠誠於我,便是有萬千敵寇,我兒亦能縱橫其中!”

受到二人點名表揚的呂布,故作自傲的昂起了自己的頭顱,隨後對李儒微微點頭致意。

如此模樣,落在董卓眼裏。

反倒更加增添了他對呂布的信任和放心,畢竟這個義子是什麼性子,他還是比較清楚的,越是高傲越證明他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