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時至終章,天下終局在即【求月票求訂閱】
由於洛陽重建尚需時間。
且長安這邊剛剛被拿下,無論是朝中的文武百官,還是招降來的,原董卓麾下西涼軍將士,如今都尚且處在人心浮動,急需安穩鎮定之時。
因此曹昂一時之間,倒也不準備離開長安,而是本人坐鎮在長安城中,同時分出部分麾下兵馬。
開始圍繞著以長安城為中心的區域網,對周邊的郡縣鄉裏進行掃蕩。
包括之前被擊潰,而後流散在各地的西涼軍殘兵,以及長安城中接連數次變故,而後分散開來的小股部隊。
以及最重要的,也就是那些因為長安朝廷的苛政,不堪被敲骨吸髓,不願賣兒鬻女以求活路,從而躲到山林之中的流民。
這些都在掃蕩的範圍中。
在曹昂的指示下,軍隊成地毯式,鋪天蓋地的進行搜索,但主要手段,還是以安撫和吸納為主。
真正需要用到武力鎮壓的時候,可謂少之又少。
所以所有人都默認了一個結果。
他一邊抬手邀請這小子,隨他一同下城樓,一邊隨意的問道。
當然,這其實也沒什麼可議的。
在得到這個消息後。
前者或許尚有人能夠心存僥幸,在暗地裏搗鼓一些陰謀詭計。
…………
劉彰的回答,令曹昂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從清晨時分便開始進行。
曹昂找上了他特意邀請來的劉璋。
先劉璋一步下了城樓。
不可能為了救一個劉協,耽誤漫長的時間,耗費大量的資源,這但凡有腦子的人,都知道幹不出這事兒。
直到臨近傍晚,太陽即將落山時,方才宣告結束。
長安城中各級文武大臣,以及諸多世家的首腦,便知道此番小皇帝一去,再想回來就希望渺茫了。
此言一出。
這哥們曹昂是知道的。
還是他所提出的廢史立牧之策。
而對於李,郭二人而言。
乍然間聽聞此言。
隨後臉上就露出了狂喜之色。
劉焉要是得知這個消息,恐怕能從棺材裏氣的跳出來。
二人雖皆為武夫,但久在董卓麾下,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董卓是憑什麼能夠崛起的如此之快,能夠在關中這一畝三分地上畫地為王的。
而對於他的投誠。
曹昂的聲音平淡如水。
李傕和郭汜一合計,當即便對劉協好禮相待,給予了他軍中最高的待遇,好酒好肉伺候著。
這如何不令他感到狂喜?
劉璋的反應,在曹昂的預料之中。
趕忙向曹昂解釋道:“將軍您誤會了,家父對朝廷忠心耿耿,作為宗室,他老人家又豈會不尊天子呢。”
如此一來,所能得到的成就,豈不是比董卓還要更高嗎?
…………
翻看了一遍之後。
另一個就是顧念舊情了。
劉璋頓時嚇了一跳。
而等長安城這邊收到消息時。
曹昂當即作出了回應,令人快馬加鞭,將自己的回信送達洛陽,讓父親曹操盡快開始這件事。
正是因為有天子的招牌和名義,裹挾了朝中文武百官,並因之而建立長安朝廷,才能在這數年間混得風生水起。
侍立在一旁的李儒。
這位從天而降,落到自己手裏的小皇帝,無異於一樁厚禮,帶給他們的驚喜,簡直不能用言語來形容。
臨時設置用來處理公文政務的公府內,曹昂正仔細端詳著,李儒剛剛遞呈上來的一份帛書。
天子的到來,毫無疑問是一件意外之喜,這意味著他們也能夠掌控天子。
不僅益州之地得以穩定,短時間內根本不用考慮,分出人手去處理益州的事情,全當他不存在。
“如今這老家夥十有八九,是觀望著長安這邊動蕩不已,覺得有機可乘,想要趁亂而謀利。”
…………
………………
終於從洛陽那邊傳來了好消息。
在簡單的收攏了一下,丟棄了一些大件厚重的東西後,於第二天清晨便輕裝簡行,一路火速向涼州方向趕去了。
整個人有種難以掩飾的興奮。
那就是小皇帝廢了。
接連經曆了劉焉以及他兒子劉璋兩代人,這個預言才算兌現,兌在了劉備劉玄德身上。
“令尊於數月之前寄來書信,說是他如今已病入膏肓,時日無多,想要有人回去伺候於病榻之側,繼承家業。”
同時在擺平了其他核心大州之後。
如今已經不能,也不敢再在曹昂麵前,擺當朝高官的架子了。
待到發現叫住他的人,是如今長安城實際上的主人,也就是曹家的曹昂時,整個人更是不禁打了個寒顫,接著有些畏縮的拱手回道。
所以對於如今的二人而言。
而這也意味著一點。
“但有一言,我需告誡季玉。”
一旦回答的不好,等待他的恐怕不會是什麼太好的下場。
曹昂也隻等洛陽那邊重建工作走上正軌,就會立即將劉辯的存在公之於眾,彼時將不存在任何阻礙!
…………
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性格,他就采用什麼樣的方法去針對。
二者截然不可同日而語!
此刻在長安城中。
曹昂揮了揮袍袖。
將長安城以東側的平原曠野,給填補的嚴嚴實實,站在高大的城樓上放眼望去,當真是一目而不見底。
思及此處。
…………
那就是沒有任何的自由。
曹昂自然是欣然接納的。
若是積攢到一定實力的話,說不定也能複製當初董卓所走過的路,甚至避開董卓所踩過的坑。
先是恭敬的向曹昂微微躬身,然後拱手回複道:“將軍明鑒,這份文書其實在數月之前,就已經抵達長安了。”
合計多達十餘萬的浩瀚大軍。
劉璋當下便鄭重其事的向曹昂行禮,等待著曹昂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