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高人指點
“仲父,師叔,我不明白,為什麼咱們還要如此堅定的站在鹽城這裏呢?”
“如今,咱們吳國也是貨真價實的大國,有九鼎,有大真人還有地級道兵,當今天下比咱們吳國還要強大的也沒幾個了。”
“尤其是此刻,魏斯針對鹽城建立了大國聯盟,很多關鍵技術,大家都在進行交易,等到咱們徹底消化了這些先進技術,吳國的國力一定會倍增,何必還像之前那樣,什麼都請示鹽城呢?”
雖然夫差過去的時候,對伍子胥和孫武確實有一些意見,但是闔閭死後,伍子胥和孫武盡心盡力的輔佐夫差,夫差慢慢的也就轉變了想法。
所以,如今有什麼疑問,夫差都會及時的與二人溝通。
要問為什麼,這其實也是高人指點的緣故。
隻不過這個高人,並不是單純的某個高人,而是期刊之中的高人。
這大幾十年來,各種期刊不斷出世。
最初的時候,期刊還隻是修行相關的,那個時候,期刊很神聖,大家夥兒覺得,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文章,最終被期刊收錄,得到世人的誇讚,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兒。
尤其是鹽城官方的那些受眾極廣的期刊,很多時候,前腳有人在上麵發表文章,後腳就被本地大貴族邀請,然後就當官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夫差本人其實不笨,還很聰明。所以當他下功夫苦學的時候,很快就有了效果。
“如今,上上下下都習慣每天吃飽飯,每天三頓飯的生活。”
說到這裏,伍子胥的麵前就出現了大量的農田:“以農業為例,當今天下依然是鹽城農業天下第一。”
“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培養一個地級道兵的資源,放到鹽城,起碼能培養三到五個地級道兵。”
“以水稻為例,鹽城水稻的畝產已經達到了三十五石,部分地區可以達到四十石,這都是普通地區。”
“再比如大豆!”
“如果是某些軍用的特殊法寶,鹽城能達到八成。”
“大豆的優質種子,大規模低成本的種子,也掌握在鹽城手裏。”
所以,夫差覺得,吳國如今的局勢下,是萬萬不能君臣相疑的。
“但是在這兩項技術徹底被攻破以前,大國就不可能和鹽城撕破臉。否則,今年撕破臉,明年糧食收入就銳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圖紙,同樣的裝配,最終的成品質量上能差至少一個檔次。”
“君上,明白了嗎?”
“如果一尊真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能大規模製造出來,可是成本呢?”
到了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期刊的種類也就越來越多。除了修行相關的期刊之外,還多出了很多其他方麵的期刊。
“所以,如今的局勢其實是鹽城需要各大國作為市場,繼續售賣商品掙錢,並升級技術。各大國也嚴重依賴鹽城的各種先進技術,低價產品,好維持自己奢靡的生活。”
“鹽城的地級道兵,一個就能打我們的兩到三個地級道兵。”
聊天次數多了,不管大家心裏怎麼想,起碼表麵看起來和諧多了。
“其次,來年咱們將失去大規模、低成本的土寶和高產種子。”
期刊,成了當官、成名、光宗耀祖的途徑。
“農業包含許多,水稻、小麥僅僅隻是農業的一部分。”
“跟得上的材料在哪兒?在鹽城那裏!”
而《政治》期刊有一個子刊,專門講解曆史,講解表麵的曆史和深層次的曆史,講述為什麼當初某人會這麼做的深層次原因。
夫差搖了搖頭。
“雙方誰也離不開誰,所以就隻能有的時候吵架、打仗,但談判和貿易卻一直沒有終止。”
君主實力弱小,大臣實力強大。
“如果折算成資源利用率,同等資源,鹽城能發揮出我們六倍到十五倍左右的效果。”
“鹽城生產的土寶(化肥),少量生產,列國都能做到。任何一位羽士,隻要願意,都能在實驗室裏麵製造出來,但是數目呢?”
“魏氏難道不想徹底和鹽城翻臉嗎?是魏氏不想嗎?是魏氏做不到!”
“但是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合金層出不窮。”
“此次大國聯盟,楚國、韓趙魏三氏、吳國、燕國、秦國、齊國,五國三氏一起,每年出三十萬錢,專門砸到材料學裏麵,有的國家錢多,就多出一些錢,有的國家人多,就多出一些人,有的國家資源多,就多出一些資源。”
薑華曾經說過:“數學和曆史,是學了就能變聰明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