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為期十年的初級教育對鹽城的今天有多大作用。
魏斯卻肯定的點了點頭:“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有風險。”
從諸侯們碰頭達成初步異象,到底下的人反複拉扯,各種調查,據理力爭乃至於破口大罵,再到最後的落實,不是那麼容易的。
和平分家這件事,就很要命了,如今都在努力爭吵,都想盡可能的占些便宜。
而對於韓趙魏三氏而言,他們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占據智氏的地盤,然後和平分家。
“當時,人心惶惶,誰也不知道明天是輸是贏,所以,有的貴族分家前往鹽城,順便泄露了些許秘密,可以理解。”
可是魏氏能丟掉函穀關嗎?
不行!
韓氏也是如此,韓氏也得和楚國幹上一架,起碼也得和楚國的偏師幹上一架,證明自己。
“衛侯,還需要時間,進行改革,好強大衛國。”
同樣的,對於秦國而言,隻有先把函穀關占據了,消化函穀關的時候,才有空陪魏氏和平一段時間。
聽到這裏,李悝捋了捋胡子,隨手畫了一張地圖,指著地圖上麵的衛國說道:“三家分晉之後,衛國和咱們接壤,如今衛侯正在到處撒錢,收買小封君們,想要和平接手小封君的封國。”
“君上,過去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備戰,無論是咱們還是智氏,都把農業承包了出去,如今咱們整個晉國,有九成左右的土地,都是鹽城在耕種。”
“不過,這初級教育很費錢,老師雖然夠了,但是學生太多了,所以咱們要想辦法搞錢。”
趙氏也得和燕國或者齊國幹上一架,證明自己。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咱們總算是有了足夠多的老師,足以在整個魏氏地盤上全麵鋪開初級教育。”
看著這個數據,魏斯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一句話,魏斯就定下了調子。
而魏斯又是三十多年前才執掌魏氏,中間又曆經了新人上位,老人退休,以及改革遭遇阻礙等一係列問題。時至今日,魏斯也隻能在領地內推行為期六年的初級教育,而且並不免費。
函穀關,是魏氏和秦國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或許,魏氏和秦國之間能夠建立起很多合作,可函穀關這個矛盾實在是太大了!
“這種時候,破財消災,免費借錢給咱們,幫助魏氏發展。這錢咱們還嘛,至於什麼時候還,到時候再說。”
“魏氏主動配合鹽城,還是第一個配合,鹽城總得給些好處!”
所以,諸大國團結一致,上下一心,聯手懟鹽城,隻存在於夢想之中。這不是大國諸侯都目光短淺,而是沒有現在就談不上未來。
很多時候,李悝剛剛開了個頭,魏斯就知道該怎麼做,並且能做的很好,這非常難得!
這樣的君主,古往今來都很少見。
“一天不解決糧食自給自足的問題,這仗一天就打不起來!”
“那時,哪怕是孤自己,也和鹽城親密無間。那個時候,誰能知道我們能這麼順利的就戰勝了智氏?”
“秦國對於函穀關一直是虎視眈眈,過去晉國還在的時候,秦國都兵敗函穀關好幾次了,如今晉國一旦不在,秦侯是必然會對函穀關出手。”
“過去的時候,孤就一直想要消防鹽城,全麵免費鋪開為期十年的初級教育,可是做不到,甚至連足夠多的合格的老師都找不到。”
“所以,為了拖延時間,炎公才會邀請天下諸侯,才會撮合衛侯和小封君的交易,才會慫恿三大學宮裏的野心之輩出山。”
“這種情況很普遍,除了秦國之外,其餘各國,多多少少糧食都有一半以上直接被鹽城影響。秦國少一些,但也有三成土地是鹽城直接耕種,高產良種和土寶也是從鹽城購買。”
“等到從鹽城拿到了錢和物資,咱們就可以埋頭種田二十年,這二十年,大國之間基本上保持和平,大家互相交流技術,提高國力,同時培育本國的煉氣士,慢慢取代鹽城的煉氣士,至少要把農業徹底掌握到自己的手上。”
“等到二十年後,新一代人培養出來了,那時才是魏國開始行動的時候。”
“孤就不信了,二十年時間,衛國的改革效果,能比咱們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