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可以保證曆代的秦侯,成為大真人。我創造的法網,連接著每一位百姓,連接著大秦境內的一切規矩。隻要法網還在,那麼大秦境內,就時刻相當於一尊大真人,但這也隻是兩尊大真人。”
齊侯孤零零的被一群大臣圍著,不得不開始禪位,將齊侯之位禪讓給田和。
不過,齊侯的心情卻沒有晉公那麼悲傷,或者說齊侯的悲傷之中帶著一抹嘲諷!
齊侯和晉公不一樣,晉公成為傀儡,不過是最近這一兩代的事兒。趙鞅執政的時候,晉公偶爾還能就某事發表個看法,表麵上也很受尊敬。而齊侯成為傀儡,已經好幾代了。田和他爺爺那一代的時候,齊侯就是傀儡了。
但是這種時候,孫臏也隻能下猛藥:隻有大家都意識到了鹽城非常強大,不是齊國能抗衡之後,齊國低頭才會被接受。
就像過去的時候,齊國輸給魯國,那貴族們會要求執政下台:去你娘的,堂堂齊國,連魯國都贏不了,你腦袋裏都是些啥?
可如果齊國輸給了晉國,大家夥兒就可以接受,晉國,天下霸主也,輸給晉國很正常,不丟人。
這些被驅逐的,來到了鹽城的呂氏之人,都是一些忠心於呂氏,不願意服從田氏,但骨氣也很一般的人。
“主君,鹽城和咱們之間的戰爭,是時候結束了。”
就算薑華厲害的超乎預料,直接成聖了,那就等到薑華飛升之後再說。
大多數貴族,在修煉之時,自身血脈還是很有幫助的。
看著這群無趣的人,孫臏也感到一陣無趣,就來到了田和身邊。
此前,很多呂氏那是朝不保夕,生怕哪怕田氏的人衝進來把自己殺了,把自己夫人搶走,把自己孩子打為奴隸……
想要發展進步,你就得培養本國的煉氣士,數量要有,質量也要有!
而煉氣士這條路,並不是完全公平公正的。
“齊國已經掌握了一整套地級道兵的訓練之法,如今已經訓練出了第二支地級道兵,未來肯定還會有第三支、第四支……”
另外一場就是稱公,從齊侯變成齊公。
吳國自己的煉氣士數目確實不夠,遠遜於各國,但這其實也是吳國讓鹽城放心的手段之一。
對於田和而言,最近要舉辦兩場慶典,一場是田氏代齊,從此以後,齊侯就從呂氏變成了田氏。
這一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鹽城沒事兒,齊國就要被拖垮了!
看著齊侯那小人得誌的模樣,很多人都看不慣,想要給他個教訓,讓他好看,不過卻被孫臏阻止了:“你們現在教訓他確實很容易,我也不阻止,但我有一個建議。”
就像如今,田氏正式竄位,齊侯禪讓,可田氏依然不敢對齊侯所在的呂氏進行大屠殺。
“吳國雖然隻有數百郡,但大真人有兩尊,九鼎有一座,地級道兵有一支,還有鹽城的扶持,至少這一代,吳國足以和其他大國爭鋒。”
說到這裏,田和就感覺難以接受。
什麼時候,大真人那麼容易就能誕生了?
如今孫臏的目的也是如此,故意渲染鹽城的強大,營造一種輸給鹽城不丟人的感覺。
如今的呂氏,在海外購買了一些大型浮島,傳承呂氏的香火,祭祀的是太公望,從此以後,也算是傳承不絕了。
孫臏當即附和道:“是啊,周郎和孫郎雖然年幼,但是二人卻早已互為道侶(道侶可以是男女,也可以是同性,同一條道路上的道友,都能稱之為道侶),實力進步極快。”
沒收呂氏的財富,驅逐呂氏的族人。這些呂氏族人,往往前腳被驅逐出去,後腳就坐上了前往鹽城的大船,然後跑到鹽城找工作去了。
田和想了想,歎息道:“孫卿,如今不是孤不想結束,而是鹽城不想結束。”
這短短幾十年來,呂氏的人才、幼兒,全都來到了鹽城。這些人剛剛從生死危機之中逃出來,自然也就不會想太多。什麼複國啊,報仇啊,距離他們比較遙遠。
“咱們的發展速度,已經落後於其他大國了。”
“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什麼,時間一長……”
“所以,臣請命借此機會進行和談,並邀請鹽城參與君上的稱公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