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
就在眾人以為這場關於‘海鮮攤老板的秤究竟有沒有問題’的辯論要以盛鳶向海鮮攤老板道歉為結尾落幕的時候。
“方便再借用一下你的聖女果和海蝦嗎?”
剛才自詡維護林雪,站出來幫助海鮮攤老板證明完,退到一旁的女人,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少女,一愣:
“可、可以是可以的。”
盡管不解,女人微頓之後,還是把東西從自己的購物小車裏拿出來,遞了過去。
“給你。”
盛鳶:“謝謝。”
不僅女人疑惑,周圍的眾人更是不解,不知道盛鳶這是要做什麼。
盛鳶拿著那袋聖女果和海蝦徑直回到了海鮮攤位前。
看向海鮮攤老板:“可以借用秤嗎?”
海鮮攤老板也是不明白盛鳶忽然葫蘆裏頭賣的是什麼藥,露出幾分警惕的神色。
可當一聽,她是要用秤,當即眉目一鬆,就開口同意了。
並且還鎮定自若的手一揮,把話重複了一遍。
“你用就是。”
眾目睽睽的,這種時候,他若是拒絕,豈非顯得他心虛,而且,用秤而已,他並不怕。
海鮮攤這一副越是無所謂的模樣,就顯得他越發的底氣十足,
也正是因此,這會兒站隊海鮮攤老板的人有很多,都一致認為,是無辜的海鮮攤老板被找茬了。
“……”
四個特寫鏡頭,周圍所有的目光,全部聚集到了盛鳶一個人的身上。
這會兒都聚精會神起來,盯著,看著,跟生怕錯過什麼精彩瞬間似的。
然後。
所有人就看到,盛鳶用秤,先是把海鮮稱了一遍,再是把聖女果稱了一遍。
所有人一頭霧水:???
不懂就問,這是在幹什麼?剛不是有人把東西當眾依次都稱了一遍嗎?她為什麼要重複一遍?
而且,電子屏上顯示稱出來的結果,聖女果還是一斤半,海鮮也還是兩斤,什麼變化也沒有啊。
所以,她重複一遍的意義究竟在哪裏?
閑得無聊,耍著玩兒?
盛鳶自顧自低眸把稱完的海蝦拿下來。
然後,在幾十道目光中,她將裝有海蝦的袋子,解開了。
幾乎是她剛解開,始終安靜待在盛鳶身側的時硯,從手邊的購物車裏,拿出了一個透明的幹淨的普通塑料袋。
撐開袋口,遞到了盛鳶麵前。
海蝦從原來的黑色塑料袋,正一點一點倒進拿過來的塑料袋裏。
這一動作,讓眾人紛紛開始猜測。
——難道說,秤沒有問題,問題不出在秤上麵,而是出在別的上麵。
而這個‘別的’,指的就是,塑料袋?
幾乎是反射條件的,所有人都想到了——塑料袋裏摻水。
用摻水的行為來增加上秤的重量,從而做到缺斤少兩。
這種套路,其實是挺常見挺普遍的現象了,每日新聞上都不知道曝光了多少次了。
不過,盡管如此,至今海鮮市場仍舊存在動這種手腳的商家。
如果這海鮮攤老板真這麼幹了,那他就等著被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