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空天母艦肯定少不了龐誌國他們這些人。
九年的老交情了,跟他們配合最舒服,換一批搭檔,方墨不一定習慣得了。
而且!方墨特地要求他們帶一批年輕院士。
龐誌國已經是74歲的高齡,常年參與航母建造的高強度工作,遺留下來了一些老毛病。
在濱海中醫醫院調養了半年左右,身體恢複了一些,但也是大不如前了,他能工作的時間就那麼幾年。
方墨曾勸他要他退休,龐誌國卻不願意。
他說就算死也要死在工作崗位上!
他們這一代的科學家為夏國發展,完全是不顧一切。
有一位跟龐誌國同輩的科學家說過,她願匍匐在地洗刷夏國身上的恥辱!
上一代科學家的精神值得永遠銘記和傳承!
濱海重工集團雖然有造核反應堆的能力,但研發能力不如核工院。
可控核聚變和重核聚變還是得去核工院才能用到最好的資源。
等所有數據做出來,專家團隊的學問做得差不多了,就可以來濱海重工搞生產。
現在在濱海重工搞,方墨就脫不開身,未來想抽身離開也沒那麼容易。
培養一批年輕科學家,把重聚變發動機的事情交給他們,方墨就可以抽身做其他事情。
另外……
九年前,方墨給核工院提供了可控核聚變的一些數據。
這麼長時間過去,他們應該能拿出一些成果。
有現成的技術資料不用白不用,如果核工院還像九年前那樣對待自己,方墨就給核工院換一批人!
離開濱海之前,方墨把身體調養液的配方和休眠倉培養液的配方交給李時茂。
不愧是李時珍的後人,拿到配方,李時茂隻是看一眼就走了,都沒找方墨問任何問題。
對別人來說,那兩種配方是一輩子都搞不定的事情,對李時茂來說不過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現代中藥的藥性大不如前,為了確保藥效,並適應時代發展,他帶領中醫學院的導師研究中成藥。
這兩個配方對李時茂來說不過是兩個藥方而已。
他致力於中醫發展,對各類藥方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一旦有新的藥方出現,不管藥效如何李時茂都會深入研究。
…………
趕到核工院。
這次過來跟九年前的待遇完全不一樣。
核工院全體對方墨致以最高敬意的歡迎。
而且!這一年的核工院跟九年前的核工院也大不相同。
方墨雖然沒給核工院投資,隻是給了一點技術而已,但國家重視和事業發展。
核工院的規模比以前大了幾倍,設備也都更新了,團隊能力也不是以前能比的。
老一輩的科學家還在,新生代的科研工作者已經成為中流砥柱。
現在帶核工院的是錢浩明。
他是兩彈一星元勳,既是導彈研究院的院長也兼任核工院的副院長。
九年前,方墨在核工院出了那檔子事後,錢浩明從副院長升到院長。
並不是他沒有能力勝任院長一職,主要是他的工作中心在導彈研究院那邊。
夏國的導彈離了錢浩明,就沒有那麼多新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