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
收到唐鎮海的資料,李乘風立即打開觀看,其中有那場模擬會戰的全部情況。
看完會戰,李乘風設身處地的去想,他感覺他不會比唐鎮海做得更好。
他的戰略思維在藍星能發揮很大作用,到了太空,遇到那種任意一個方向都可以走的地方。
他的那些戰法,那些思維,都起不到太好的用處。
100個信號屏蔽區!
即便知道方墨把電子幹擾超頻,用不了幾天就會把電量耗光。
可這幾天的時間裏,得勝艦承受不住方墨的火力轟炸。
更何況,方墨自己都說了,艦載機是針對得勝艦的不二利器。
他到會戰結束都隻用了戰列巡洋艦的導彈。
玉傑艦一發未動!
艦載機是不是已經靠近得勝艦,那是誰都不知道的事情。
小個體的作戰單位永遠都是自我隱蔽的最強利器!
藍星是這樣,太空中也是這樣。
隻要艦載機處在完全靜默的模式,以太空中的超低速靠近得勝艦,得勝艦就拿它沒轍。
太空中的雷達探索有多種模式。
超光年探索!
主要通過量子通訊儀去實現,這是跨越光年的探索。
隻要能發現有糾纏關係的量子,量子通訊設備就能建立兩者之間的通訊。
超遠距離探索!
這是結合光子和量子的通訊手段,目前的這項技術最遠可以鎖定百萬公裏的目標。
這是為玉傑艦提供通訊保障的技術。
光子通訊技術!
這是十萬公裏到五十萬公裏的通訊技術,它擁有非常高的精度,可以保證導彈的誤差不會超過0.1毫米。
然而,這項技術有一定的延遲。
脫離量子,光子通訊技術的最大速度就是光速。
從五十萬公裏的地方傳回通訊,它有將近0.2秒的延遲。
到了近距離,得勝艦的索敵方式就變得多種多樣了。
紅外、雷達、光電感應、聲電磁,幾乎藍星所有的索敵裝置都給得勝艦安排上了。
然而,即便是這麼複雜的索敵手段,遇上艦載機完全靜默的狀態,也是沒什麼用的。
艦載機的智能靜默係統,可以極大能力的幹擾敵方雷達。
方墨研發出來的裝備,都是在自己的矛上麵研究最厲害的盾,盾變強了他又會研究更強的矛。
現在的情況就是……
艦載機處在智能靜默狀態下,得勝艦拿它沒轍,但隻要艦載機受到戰火幹擾,它就逃不出得勝艦的感知。
然而,智能靜默的狀態下對艦載機駕駛員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因為光電感應,艦載機飛行的時候不能開燈!
機艙內部都不能開燈!
顯示屏都得是微光顯示必要的機體數據。
這對駕駛員的架勢技術有非常高的要求。
宇宙中大多地區是黑暗狀態,一點光源都能被光電感應捕捉到。
發動機功率必須交由量子計算機去控製,人為控製容易出現誤差。
一丁點的誤差都會打破機體狀態!
太空中雖然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但機體的震動會引發一定的電磁信號。
那是能被聲電磁係統捕捉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