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賣掉人參去縣裏買宅子買地,趙寧雙就在盤算需要花多少錢。
但是她沒想過自己這麼早就能買房,沒關注過縣裏的房產信息,不知道一處宅子要花多少錢。
看她算不明白的糊塗樣,李玄宸忍不住開口了。
“在縣城裏一座兩進的的宅院差不多十兩銀子就能買到。看在什麼地段,靠中心地段的稍微貴一點,偏僻一點的便宜一點。”
原來十兩銀子就能買一座宅院……
趙寧雙驚訝了,以前看書的時候動不動就是上百上千兩,導致她對古代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很模糊,她平常隻是買點小玩意兒,錢有時候值錢,有時候又買不了多少東西。
“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鹽和糖稍微貴一點,精麵粉和大米貴,因為咱們這裏是北方,那些東西運送過來不容易,加上人工的消耗,所以這些東西貴。”
“本地產的東西便宜,土豆冬瓜這些,一文錢能買不少。”
“麥子大米小米這些糧食受朝廷管控,不管在哪兒買,價錢不會差太多。”
這麼一解釋趙寧雙就明白了,原來是這樣,本地的東西便宜,從遠處拉過來的東西貴。跟現代截然相反,現代的農業差不多都是集中生產,某個地方的大蒜最出名,某個地方的紅薯最出名,某個地方盛產什麼東西,大家就都種什麼東西。
形成產業化,提起大蒜就想起這個地方。
批量上市的東西價錢都差不多。
在古代運輸成本高,所以大米在南方不貴,麥子在北方不貴。
果然還是得本土的古代人來給她解釋。
不過,他怎麼知道自己不懂?
趙寧雙不動聲色的觀察著李玄宸,李玄宸將她的小心思看在眼裏,越看唇角的笑意揚得越高,她的心眼全都寫在那雙眼睛裏了。
熄了燈,趙寧雙好像發現了另一條致富的方法了,去放種子的櫃子裏翻來翻去,她想找紅薯,卻隻找到了一張紅薯藤的圖片,圖片背麵還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想種紅薯嗎?不好意思,空間裏忘存了,建議去海邊找找呢親!”
趙寧雙頂著一腦門黑線,再次肯定了這個空間不是正經空進的想法。
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被空間坑一把。
空間裏移植了嘰嘰愛吃的食物,它也不尋思著往外跑了,躺在黑靈芝的葉子上,悠閑地蕩著秋千。
這個小家夥已經成精了,問問它,說不準山裏有這種東西,長在雪山頂上的雪蓮都能在山裏生長,紅薯說不準也不是問題。
她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結果嘰嘰一看,抓耳撓腮地還真的想起來了。
“嘰嘰嘰嘰……”
趙寧雙眼睛一亮,還真有!
“小家夥,你就是我的福星!等去縣裏回來,咱們再進一趟山!”
她有點不舍得定居在縣裏了,守著大山吃喝不愁,要是真能賣上價錢,她就在村裏蓋一座大宅子!
說服了孫氏去縣裏看眼睛,趙寧雙一大早就起來了,把小團子放到二奶奶家裏,托二奶奶照看著,王大推了個板車,讓孫氏跟李玄宸坐在上麵。
走到懷安村換乘牛車,板車係在牛車上拉著。
到縣城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
進了縣城之後,他們直奔興安堂,這次前麵隻有幾個人在排隊,找藥童要了個號,很快就輪到他們了。
朱大夫頭發花白,應該有五十多歲,先給孫氏看了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