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奶奶家,小團子提著自己的小點心去找趙月他們玩兒去了,趙寧雙進屋跟莊氏和江氏說了燈籠的事兒。
她家地方小,她還整天忙,學竹編的人就轉移到了二奶奶家這邊。
她來的時候,村裏有好幾個婦人正在跟江氏學竹編畫,有趙家本家的親戚,也有其他住在趙家莊的人。
馬氏也在其中。
一開始村裏有小團體,現在團體已經被打亂了,大家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處編竹編,比誰編的又快又好。
“那感情好,一個兔子燈的手工費就三文錢,編的快的一天做幾十個。五六百個燈籠幾天時間就做出來了。”
江氏盤算著說道:“我有個主意,這六百個燈籠給誰做不給誰做,都得罪人,不如這樣,讓大家來我家裏做,我給大家計件,當天做出來的,驗收合格了就記上,一直到做完為止。誰手速快誰就多賺一點,手速慢也不準帶回家做,這樣對大家都公平。”
帶回家做,到時候多出來的給不給錢?不給人家肯定不願意,給的話,訂單又沒有那麼多。
江氏的主意正好,趙寧雙一口應下。
“成,就按照江婉姐說的做。”
江婉頭腦靈活,這就相當於在家裏開了個竹編作坊,隻是現在訂單量沒有上去,作坊暫時開不起來,隻能需要的時候把大家集中起來,活做完再各幹各的事情。
從二奶奶家出來,趙寧雙直奔裏正家裏。
今天臘八節,裏正家裏正在熬八寶粥。
“寧雙來了。”
祈年很欣賞趙寧雙,一個女人家撐起了一個家不說,還讓家裏的日子越過越好,人也有禮貌,還給他帶了一包點心。
“喝茶得配點心,我給您帶了點兒。”
農家人不懂茶,他收藏的茶給誰喝都是浪費,難得遇上了一個懂茶的,祈年直起身子,起身去櫃子裏取出來一個茶包打開,裏麵躺著一個茶餅。
“這是好東西,誰來了我都不給他們喝,你這丫頭懂茶,我給你嚐嚐。”
他炕上的桌子上擺著一個小茶爐,上麵一把紫砂壺裏燒著熱水,掰碎的茶葉先用熱水洗過,他直接把茶葉丟盡茶爐裏煮,整間屋子都是茶葉的香味。
“這是我偶然得來的一餅老白茶,滋味醇厚,別人都喝不慣,你嚐嚐。”
祈年取來一個白色的陶瓷杯子,紅褐色的茶水倒進去倒映出屋頂,顏色很好看,等茶水稍微涼了一些,她端起來嚐了一口。
“您這枚茶餅至少存了六年了吧。”
她沒喝過老白茶,穿越前的老白茶價格貴到離譜,但卻知道存放六年以上的才能成為老白茶。
見她真的懂行,祈年自得道:“七年了,你這丫頭果然是個行家。今天來有啥事兒?”
看她的樣子,無事不登三寶殿。
“我想買地。”
祈年眨了幾下眼睛,嘿了一聲。
“你這個丫頭是聽到什麼風聲了吧,我這兒剛有人要賣地,你就來買,人家那還都是好地,麥子都種上了。今年那場雪下的厚,麥苗長得很好,賣了可惜了。”
“喝完這杯茶,我帶你去地裏看看。”
他們這邊山多平地也不少,但是能評上一等田的都是平地。出了懷安村,很快就看見那塊兒地了,一望無際的麥田,在微風中舒展著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