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雙在縣裏買了點兒鹵肉和燒餅,上次王大叔說縣裏的鹵肉好吃,正好帶些回去。
除了酒樓,街上賣的吃食就那幾種,種類迫切需要豐富。
買齊了東西,趙寧雙快步往家裏趕。
走路比坐牛車快不少,她到家時天還沒黑,把鹵肉送到王嬸子家,在他們的推辭中好不容易脫身回到自己家。
有了新點子,她第一時間推開房門,想告訴那人一聲,卻看見床上空蕩蕩的,早上起來疊好的被子還在床尾放著。
那人已經不在了。
趙寧雙沒適應過來,在床頭坐了一會兒,小團子跟孫氏的聲音從外麵傳進來。
“娘親,娘親,給我買什麼好吃的了?”
小團子推開門,走到她身邊,看到擺在桌子上的鹵肉,饞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他喜歡吃肉,最喜歡吃肉,他自己一次能吃兩個雞腿還意猶未盡。
一共買了兩斤鹵肉,他一個人一頓就要吃小半斤,趙寧雙怕他吃出毛病,隻給他切了幾塊兒。
剩下的放起來,等半上午或者是半下午餓了,剁碎夾在饅頭裏吃。
都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小團子才兩歲多,照這個吃法,家裏要還跟之前一樣,他就得挨餓了。
“慢點吃,沒人跟你搶。”
晚飯簡單,買的鹵肉切成薄片,拍點蒜泥放進去,再撈點兒辣白菜,就著燒餅吃一頓。
小團子白天要睡一會兒,晚上就沒那麼早睡,屋裏亮著燈,趙寧雙把絲綢裁成長條縫起來,縫成發帶,從空間裏拿出那本發型大全,把小團子拉過來,照著上麵的樣式開始練習。
小團子的頭發有點短,但是很多,又黑又粗,正好用來做造型。
一開始她不太熟練,練習了一會兒,直到小團子打瞌睡了,才勉強練好一個發型。
天天在地裏幹活的姑娘可不像電視劇裏那樣戴著簪子步搖什麼的,大部分都是隨便編一條長辮子甩在身後。
成了親的婦人大多用布斤把頭發盤在頭上包住,好看不好看的先不說,要的是實用。
她把發帶做的很長,把頭發全部編起來也好,散在背後也好,都夠用。
她一晚上做了好多條發帶,等第二天早上起床,她瞄準了孫氏頭上包裹頭發的布斤。
“娘我給你梳頭唄。”
她想練習練習。
孫氏看不見,隻當她是孝順。
古代的人頭發長,基本上不怎麼洗頭,頭發髒了,就拿篦子刮,從頭皮刮到發尾。給孫氏梳頭的時候,她想起了現代的洗發水。
好懷念洗發水啊,她也已經很久沒有洗過頭了,跟孫氏一樣用布斤包住。
很快給孫氏的頭發梳好盤起來,孫氏摸到自己包裹頭發的布斤,準備動手往頭上包。
“娘,我給你梳了頭發,好看呢,就別包這個東西了。”
孫氏伸手往頭上摸了摸。
“好看是好看,但是戴慣了這個東西,乍一出去頭上發冷。”
現在是冬天,城裏的人出門都要戴兔皮或者狗皮做成的帽子,發型梳的再好看也顯不出來……
趙寧雙看著自己做好的發帶,得了,出師未捷身先死,先收起來,她等春天暖和了再賣。
白忙活了一晚上。
小團子腦袋上紮了兩個小啾啾,非常可愛,孫氏帶著他出門被圍觀了。
“乍一看我還當是個姑娘家呢,誰家小子有咱們團子這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