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親也要早點睡……”
小團子困到極限了,話還沒說完就睡過去,趙寧雙把他抱到屋裏。
“寧雙啊,你這個兒子養的可以,跟你親,以後肯定會孝順你的。”
“那可不,有奶便是娘,也不看寧雙天天給他做好吃的,把他當親兒子養呢。”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家說著家裏長短,時間過得也快,忙活到半夜,趙寧雙給大家結算了工錢。又抱了一捆草料去喂了喂馬。
晚上要把馬身上套的東西取下來,家裏添了新成員,趙寧雙又花費了半個時辰,在院子裏簡單的搭了個棚子。
馬無夜草不肥,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
這幾天太累了,趙寧雙躺下就什麼也不知道了,有了馬車之後,早上能多睡一會兒,東西準備好,趙寧雙套上馬車,把東西搬到車上,仍舊是天不亮就出發了。
今天往管大娘那兒放了二百斤香腸,她自己帶的也不少,可能是錢方寧跟縣裏打過招呼了,連著幾天都沒有人再來找茬。
如此早出晚歸了十來天,終於要過小年了。
天盛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按照習俗,這一天早上要祭祖,要拜灶王爺,要做芝麻糖瓜。
小孩子們最喜歡這一天,因為家裏的糖瓜祭拜完,可以一家人分著吃了。大人們總是借口不喜歡吃甜,把糖都讓給小孩子吃,在小孩子的印象當中,這一天能抱著糖睡覺。
錢什麼時候都能賺,年一年隻過一次,小年這天趙寧雙把管大娘要的香腸送去就趕著馬車回來了。
熬糖稀做糖瓜,架起油鍋,炸了不少炸貨,管大娘送的小魚幹,買的瘦肉醃好打兩個雞蛋,裹上澱粉糊糊,下油鍋一炸,出鍋後撒上香料,街上都能聞見香味。
雞肉剁成塊兒焯水,也裹上同樣的麵粉糊糊下鍋炸兩遍,撈出來金黃酥脆,好吃的很。
發麵炸油條,炸肉丸子。
小團子守在灶膛前,把小肚子吃的圓滾滾的。
今年過年,不僅僅是趙寧雙家裏這樣,趙家莊很多人家裏都準備的十分豐盛。
小團子吃飽了,用手抹了抹嘴上的油。
“娘親,我想給月姐姐送點,月姐姐有什麼好吃的都給我吃。”
“行,咱家團子長大了,知道心疼人了。”
趙寧雙調侃了一句,找了一個小籃子,往裏麵裝了滿滿一籃子炸貨。
“你自己敢出門嗎?奶奶跟你一起去。”
村子不大,兩歲的小孩都是自己出門玩兒,以前從網絡上見識過人販子的厲害,她總是不放心團子一個人出門。
孫氏眼睛看不見,她也不放心孫氏出門。
但是兩人一起出門,一個帶路,一個照看孩子,她就放心了。
“娘,你順路給王嬸子家也送點。”
鄰居之間禮尚往來,你給我送我給你送,主要是一個心意。
她家裏有很多竹編的小籃子,孫氏手裏提著一個,小團子手裏提著一個,祖孫倆一起出門了。
家裏一直收拾的都很幹淨,趙寧雙覺得院子裏有點灰,便拿起掃把,把院子掃了一遍,正在清理馬糞,聽見有敲門聲。
開門瞧見是一個有點眼熟的男子。
“嫂子,我娘在家炸了油角,讓我給你送點。”
男子笑起來跟王大很像,趙寧雙突然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