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雙找了個先生算了一卦,說五月初三是個好日子,可以搬家。
這個日子也正好,搬完家,就能收麥子了。
搬家是好事,孫氏從趙寧雙說準備搬家的時候就開始收拾,直到初三這天,趙寧雙準備好鞭炮,門口支上大鍋,熬上一大鍋肉菜,蒸了幾籠子饅頭。
“我們搬家啦!”
家裏的幾隻雞,兩隻狗都挪過來了,鞭炮聲響,村子裏的人都來賀喜。
“多謝鄉親們,今天饃菜湯管夠!”
莊氏跟江氏給她帶了賀禮,兩隻大紅燈籠正好掛在門口。
劉氏送了她一套盤碟,王大提著幾隻獵物,來吃飯的鄉親們大多送了禮物,有能力的多送點,沒能力的少送點,總之沒有空著手來的。
招呼著大家吃飯。
趙寧雙瞧見張氏端了一口鐵鍋過來了。
“寧雙啊,家裏的爺們兒不好意思過來,我給他們帶點回去。”
她除了那口鐵鍋,什麼也沒拿。
“他二嬸,你給人家送口鍋嗎,真大方!”
張氏眼睛一瞪。
“咱都是自家人還用得著送東西?我這口鍋是給家裏爺們帶飯用的,來,先給我裝滿,別等會兒不夠了。”
張氏眼睛看著鍋裏的菜,尋思著剩下的帶回去應該正好夠。
掌勺的王嬸子看著她那口鍋,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人!
“不是,我說他二嬸,你們不送禮就算了,人過來吃飯也行,今天是寧雙搬家的大好日子,咱也不會把你們攆出去,你這,吃完還得帶回去,有點不合適吧。”
見她不動手,張氏上前奪了勺子。
“啥合適不合適的,寧雙掙了這麼多錢,咱沒見過她一分錢,吃點兒飯還不行了?她都這麼有錢了,還在乎這一口吃的嗎?”
說的是這個理,但是架不住她的行為讓人膈應。
王嬸子還想再說,被趙寧雙攔了。
“今天是我搬家的好日子,你們要是不來搗亂,我不計較這一頓飯,王嬸子,你給她盛滿,讓她回家吃去。”
從她穿越過來之後,老宅就沒在她這兒占到便宜,當時出了五兩銀子買來斷親文書,現在看來也算值了,否則他們像狗皮膏藥一樣纏著自己,現在就不是隻盛一碗飯了,恐怕還想搬進她的新房住呢。
張氏得意道:“聽見了沒,人家寧雙都不計較,你就趕緊盛飯吧!”
趙寧雙忙起來根本管不上老宅那邊,要不是張氏今天冒出來,她都忘了老宅這門親戚了。
鍋裏的菜不夠,王嬸子又切了菜和肉,重新做了一鍋。
招待完客人,洗洗涮涮,忙活了一中午,總算忙完了。
“嬸子,來家裏歇會兒吧,等太陽落落,涼快點兒再回去。”
“沒事,今天不做香腸,我得回家裏收拾收拾家裏,過幾天媒人要給大毛說親。”
王嬸子笑得眼睛眯起來。
她跟著趙寧雙幹活,家裏攢了點錢,便央了媒人給兒子說親,按照順序,得先給大毛說親才能輪到二毛。
“這是好事!恭喜嬸子!”
王嬸子笑得開心。
“那就先借你吉言了。”
新宅子的大門結實得很,再也不怕誰一腳踹掉了,夏日天長,中午關上門睡個午覺,半下午,大門被人砸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