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如果是永遠的,那就永遠地別了。
在爺爺奶奶那裏吃完午飯,又喝了會兒茶。
“大軍呐,在C國,為什麼女婿能混得風生水起,兒媳婦卻總是如履薄冰?”爺爺慈藹地問道。
“嘿嘿,大約是家教的問題吧。大部分兒媳婦還是能處理好和公公婆婆的關係。”我有些不知所措。
“哈哈,撇開家教的因素,我認為與我們的傳統有關。”
“阿雅,有什麼儂快崗呀!賣關子,小心阿拉揪儂胡子啦。”清清略顯不滿。
“嗬嗬嗬,乖囡別急。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爺爺洞若觀火,“因此,嶽父、嶽母看待女婿,總是客客氣氣、賓至如歸,當然了,主要是想感化女婿,讓女兒在婆家不受氣,讓女婿更加疼愛女兒。”
“好像是這樣的。”我點點頭。
“但是兒媳婦就不同了。既然花了彩禮娶進來,很多公公婆婆認為她就是本家族新的打工人,嘴要甜,腿腳要勤,這是基本要求。在重男輕女時代,一些公婆甚至認為兒媳婦就是為兒子找的丫環。”爺爺條分縷析。
“嗬嗬嗬,我家老頭子真的大智慧啦。”奶奶滿眼欽慕。
“嗯,爺爺分析得對,可是家庭矛盾是怎麼產生的?我看很多時候,吵來吵去的也都是雞毛蒜皮呀。”清清興致正濃。
“我是這麼認為的:一個家庭,特別是大家族,矛盾都是些小事引起的。可是矛盾的起源,往往都是在處理家務事中對你配偶不夠尊重,或者道德要求過高,抑或讓他(她)感覺不公正。姍姍不錯,想學著當一個好兒媳嘛。”
“阿雅,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孝順父母,難道不好嗎?”清清不假思索。
“好是好,可惜,要當一個好兒媳,很多時候並不取決於你。更多的是取決於你的丈夫是不是媽寶男?取決於你的公婆是否在小兩口鬧矛盾時,能公平、公正,而不是對兒子一味護短。”
“對啊,如果你是一家之長,就說一句:小子哎,你怎麼混的?連個媳婦都管不了!好呀,矛盾升級!雞犬不寧,老死不相往來啦。”奶奶插話。
“那公公婆婆應該怎麼做才好呢?”有了前妻相處的失敗,我不想重蹈覆轍。
“嗬嗬,所以會持家的,一定是在兒媳婦產生怨氣時,公公婆婆同仇敵愾站在兒媳婦這一邊。對兒子非打即罵,嚴肅指出他的行為和語言,破壞了和和美美的家庭關係,破壞了兒媳婦辛勤操持家務的勞動成果,是對家庭嚴重不負責任的表現。”爺爺微笑著剖析:
“建議兒媳婦主持公道,給兒子留家察看的嚴厲處罰。老婆心疼老公,不好意思了:爹啊,媽呀,其實我也有不對的地方,比如昨天掀了老公朋友聚會的酒桌……”
“嗬嗬嗬,還有呀,小兩口吵架,最好不要給自己的父母講。因為舔犢之情人皆有之,雙方父母的介入,會讓小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啦。”奶奶笑眯眯地說。
“大軍,姍姍,所以內外有別嘛!對你親戚的配偶,你一點都不能馬虎,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你不想你親戚為難的話。”爺爺深有體會。
“嗬嗬,我知道怎麼做了。”清清聰慧地說。
“我也會汲取教訓的。”我豁然開朗。
聊完家務事,爺爺告訴我,他最早也是會計,所以特別理解我的職業。又說一定要注意,稅法高於職業道德。還說以後有什麼事可以找他,工業口咱上麵有人。
本來按計劃,我們要在爺爺家待到5點鍾才去小舅公家的。但是兩點不到,小舅公在電話裏粗聲大氣,要求清清趕緊過去救場,麻將三缺一。
救場如救火!
我和清清趕快告別爺爺奶奶,他們一直送到弄堂口,還對一路碰到的街坊主動介紹。
“我孫女婿,精神吧?”奶奶逢人就誇:“在公司當大官呢。總什麼,姍姍,到底是什麼哩?你個小囡囡,淘氣,哦,總監。”總算記住了。
“真好!姍姍,領你對象到家裏來玩啊。”隔壁鄰居笑著說。
“好的呀。夏雅李阿婆。”清清老婆春山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