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空中加油(1 / 3)

“太好了!礦產資源這一塊可是我的短板,以後煩請明先生多多賜教。”其實,哥們想的是能夠經常去瀚海草原牧歌,和朋友們煮酒論英雄。

“沒問題!對了,你打算怎麼安置剩餘職工呢?”明先生顧慮重重。

“是啊,合理分配和安排員工,已經迫在眉睫。像某些並購方那樣,賣掉資產補償工人,再辭退他們,公司最後隻剩下個空殼。那就丟失了明先生您心心念念的“實業興廠,智慧富家,回報社會”的初心。”

“我始終認為:做人這四樣東西必須要有:揚在臉上的自信、長在心底的善良、融進血液的骨氣、刻進生命的堅強。”

“我是這麼想的,您看看妥當嗎?”我點燃一支煙,吸了兩口,才全神貫注地回答。這是老板的理想,咱不敢大意!又紅又專,是人家明先生選擇人才的唯一條件。

“公司現有幹部職工5309人,其中:幹部108人,工人5201人。買斷工齡退休人數1987名,其中:幹部37名,工人1950名。

再減去提籃橋深造法律的54人(幹部39人,工人15人),最後剩餘3268人,其中:幹部32人,工人3236人。

根據目前的訂單和成本,力保工資上浮15%,測算盈虧平衡點,絲綢和針紡能容納1143人,輕工機械可保留386人。

如果立即啟動汽車銷售和維修項目,鑒於市場競爭及容量,最多建15個4S店吧。員工工資和福利也要有較大的增加,那就隻能解決崗位1050個左右,因此,初步計算全公司富餘人員有689個。

考慮到明後兩年,絲綢針紡市場進一步萎縮,以及技術升級、設備換代的因素,我估計還將有500多人下崗。機器代替人,這是自動化生產必然的副作用。

總體來看,崗位缺口將達到驚人的1200名,幾乎占到總人數的40%。為增強企業發展後勁,還得盡快引進和儲備一批年輕化、專業化的人才,所以富餘人員會更多。”

“這麼嚴峻啊!有什麼好辦法嗎?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一個人,因為下崗而變得無依無靠、向隅而泣。

尤其是那些4、50歲的工人,離退休不遠不近,能力又不是很強,離開公司後很難再就業啊!可偏偏他們還是各自家裏的頂梁柱。唉!”

“辦法肯定是有的!隻是要看他們願不願意改變觀念和身份?”

“哦?說來聽聽!還有什麼行業能一次容納這麼多人呢?”明先生在沙發上明顯地前傾身體,急不可待。

“建築業!我們與錢總合資的房地產項目,最多隻能選聘50、60人,因為人家也要出一半的人。但是建築就不同了!

就目前來看,這就是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我清清老婆的小公司,現在怕有1500人了吧?

隻要能不斷地拉到業務,輕輕鬆鬆,1000多人就有活幹了!但我們的幹部和工人能接受嗎?在一些人的眼裏,這可是農民工才幹的工作啊。”

我有些遊移不定。

“啊,不錯!我看關鍵是做思想工作嘍。話說回來,生存和麵子,相信大家都能作出明智的選擇!再說了,不也有很多國營建築公司嗎?我認為,靠自己辛勤勞動過上幸福的生活,都是無上光榮的!”

“但願如此。”

“對了,搭班子的事情你考慮過嗎?”

“是的,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吉副總比較強勢,但品質過硬,我建議他擔任分管采購的副總;銷售總監目前空缺,如果能說動朱子來東海就好了。”

當然,總經理是關鍵人物,咱可不敢托大,什麼人都由我來安排。民營企業裏,在人事和財務上還是謹言慎行好!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虛懷若穀,從諫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