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是大秦天命所歸,無論其餘的六國如何掙紮,最終也無法逃脫被大秦統一的宿命。

卻沒想到,沈離的論調,居然是從六國的心理上來擺明的。

六國被好戰的強秦打怕了,導致後麵聯盟,卻又心不齊,相互之間猜忌,秦國派兵時,其餘人要麼不願意出兵,要麼就是趁機提出條件割自己盟友的肉。

同時這六國之內,又沒有人敢真的正麵硬剛大秦,打出自己的血性來,最終隻能選擇割地賠款,一次又一次的割地以後,大秦已成長為了龐然巨物,而其餘六國,也就隻能淪為被屠宰的命運。

所以歸根結底,是六國在心理上,並不團結,同時畏懼害怕,一次又一次的獻城,希望大秦兵鋒不要逼近,最終導致了五倍於秦的國力和土地,最終被其吞並。

沈離從這個大局的角度,闡述了六國在長久以來,不斷失利的原因,頓時讓諸葛青雲眼神當中為之一亮。

“爭霸天下者,必有雄心、豪情、隱忍,缺一不可,沈小友所言甚是,若無吞並天下之心,無天下共主之雄略,恐怕再來多少個六國,也不會是大秦的對手。”

“如此見識眼力,想必未來,定然會有一番大作為。”諸葛青雲此時對於沈離的欣賞,也是愈發濃鬱。

此時,諸葛青雲將目光一轉,放到了自己的棋局之上。

他落下一枚白子,其子正好落在了西南的星位之上,落子以後,諸葛青雲提出了一個頗有深意的問題。

“不知沈小友你認為,當今天下,哪路藩王才有這等實力、雄心、謀略、壯誌?”

此時諸葛青雲談論的話題,已經是堪稱禁忌,因為大慶王朝還沒有亡,現在司馬家的政權,還沒有亂。

這麼快就討論天下大亂後,能夠崛起的群雄,實在是一場極其驚人的話題。

天邊都已經響起了轟隆隆的打類之聲,代表著暴雨即將來臨。

在曆史的圖卷上,各路藩王割據,反賊流寇,席卷天下,逐鹿中原,好像各種戰亂隨時都在發生,但是換到個人短暫的一生當中,不過也就隻有區區幾十年的功夫。

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地經曆一場王朝的落幕、政權的變革,以及最後的定鼎。

沈離搖搖頭,說道:“實話實說,諸葛先生,我也並不是非常了解這些事。”

“畢竟我不像巡天師他們,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許多事情,隻有先讓其發展以後,再做定奪,看是否能夠看出後續的趨勢,以及看到那些嶄露頭角的人物。”

聞言,諸葛青雲笑笑,神情當中有些愕然。

沈離很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細節。

沈離知道,這就證明,諸葛青雲的心中,肯定是有答案的,並且想要跟沈離趁機在側麵來探討一波。

因為真正能夠到他這草廬裏,得到他的認可,讓諸葛青雲認為是同一個水平的人,而且能夠一起討論天下大勢者,是少之又少。

好不容易來了沈離這麼樣的一個人,他自然是不想放過的。

但是沈離這一番話,的確是將他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