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早有反心且付諸行動的兒子,必要以絕後患。
建文帝麵容更冷了幾分,靜靜聽著百官憤怒的參奏。
在他們的爭取下,大皇子及其餘黨一律處死,後者九族也未能幸免,尤其是叛軍數目頗為龐大,雖然昨夜被秦王世子滅了個幹淨,不過九族也要連坐,建文帝掃了一圈人,最後交給了大理寺。
——目測大理寺這個年都要過不好了。
亂臣賊子處置了,接下來便是封賞功臣。
賈安兩位禦史忠肝義膽,舍身成仁,賜封其為太子少傅,前者追贈諡號文忠,後者追贈文正,極盡哀榮。
秦王世子剿滅叛軍有功,直接襲爵,在原有封地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府。
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也叫百官看得清楚——秦王是犯了事,但他死了,而秦王世子沒有受他半分影響,還因著平叛有功被建文帝看在了眼裏。
日後……仍然不可限量。
其餘如禦史中丞等在叛軍麵前堅決不降,維護皇帝的也得了不少封賞,大皇子招攬的那些人被處置後空出了些位子,建文帝瞧著合適順眼了便順勢將這群人塞了進去。
裴西嶺功勞不大,隻得了尋常封賞。
但他很滿意,秦王和大皇子都解決了,更叫二皇子損失慘重,很容易圖謀後事了。
要說最近朝堂還真是不安穩,從程尚書之後牽連了不少人出來,然後江陵按察使,後來秦王,現在又是大皇子,連帶著那群依附他們的人都受了牽連,朝堂堪稱大清洗。
這場早朝開到快晌午才結束。
裴西嶺回了府,就見趙瑾一臉複雜。
“怎麼了?”
趙瑾搖頭:“隻是對秦王的死有點……心情複雜。”
“這是他的選擇,也是最該做的選擇。”裴西嶺道,“秦王世子大有可為,不該被他連累。”
趙瑾歎了口氣:“歹竹也出好筍呢。”
“不可辱君。”裴西嶺不讚同道。
辱君?
趙瑾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對不起。”忘了秦王父子也姓蕭。
裴西嶺這才點頭。
“對了,聽說秦王自認的罪狀裏還有陷害……二弟,這一條?”趙瑾問。
“有。”裴西嶺點頭,“他說安祿伯世子是他毒死的,隻因警告安祿伯閉嘴。”
安祿伯任江陵按察使,就是那個倒黴催的二皇子舅舅,他與秦王狼狽為奸,為程尚書遮掩罪行,更分過贓,秦王扯上這個邏輯倒還說的過去。
“當今……認了?”
“認了,當場為二弟平反。”
那裴承玨三年後就可以再參加科舉了。
以他之才,再有裴西嶺的扶持,很容易就能在官場嶄露頭角。
秦王……用心良苦啊。
他不會猜不到自己落得這般境地是誰在背後使力,卻還是賣了裴承玨,甚至裴西嶺一個好。
趙瑾歎了口氣:“人心當真複雜。”
裴西嶺也不由點頭。
關於早朝間對叛軍與功臣的處置封賞都傳了出來,不過叫人意外的是秦王世子拒絕襲爵。
不知他究竟與建文帝如何談的,最後傳出來的說法是他要為父守孝,三年後才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