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在大齊已經出現了,但並不精進,還有農具老化跟不上耕種和發展的問題。

當初她叫衛封尋奇人異士和能工巧匠,就是想試試做農具,她自己偶爾有些記不清的細節,這群舉一反三的人便能尋摸著補上精進。

這可比火藥安全又利民。

文科生不記得火藥配比,但她曆史好啊!

水轉翻車隻是其中之一,還有些其他的,如風力水車這種也很厲害呢,不過一舉拿出來總要遭人惦記,還是要慢慢來。

待到管事細細為裴承允解釋了原理後,後者眼睛徹底便亮了起來。

“母親竟如此大才,兒子隻恐望您項背。”這是來自於他的最高讚譽了。

趙瑾失笑:“這並非是我的功勞,我隻是運氣好幾分,得了些機緣罷了。”

她當初本隻想給自己留個稍微能保命的東西——在合適的時機拿出來,看在百姓的份上,總有人願意扶她三分,不至於在異世舉步維艱。

不過就如今形勢來看,這東西留在她手裏,遠不如在裴承允手裏發揮的作用大。

“哦?是哪位高人所製?母親可否為兒子引見一番?”難得見裴承允這樣激動。

“他……已經去世了,我也是偶然得知。”趙瑾斟酌著開口。

裴承允眼神微動:“如此大才,實在可惜。”

趙瑾沒再說話,見他細細看完了翻車,便與他離開了。

管事則識趣退下。

趙瑾同他緩步走著,道:“你近來忙得緊,是在謀劃著早日入朝?”

裴承允點頭:“翰林院不算屈才,但到底話語權太小,於眾多朝事插不上話,兒子想去朝堂效力。”

“這水轉翻車,可叫你借此入朝。”趙瑾言簡意賅。

裴承允皺起眉頭,沒同意:“冒用他人功勞非君子所為,母親還是另擇他法拿出來的好。”

“不是叫你冠自己的名。”趙瑾解釋。

別說三兒子不願意,她也心虛得很,本就是偷得人家東西,哪還能無恥到冒名頂替?

見裴承允明白過來,她便繼續道:“那位老翁已經去世,這等利民之物卻不能蒙塵,你呈上去,在禦前混個臉熟便罷,若當今有賞,便請他為老翁立碑,享百姓感念。”

隻是叫他借此在禦前掛個名,早日入朝就行。

裴承允這回沒再說什麼,應了下來:“母親可知老翁名諱?”

“不知。”趙瑾搖頭。

到底是經過時代變遷的東西,翻車能成並非一人之功,後頭改造的人也不少。

裴承允也沒糾結,隻道:“待兒子安排一番,母親放心。”

趙瑾點了點頭:“先前你已經叫當今看在了眼裏,若此事順利,你也可不必待在翰林院。”至少能混個上朝資格了。

以三兒子的能力,給了他梯子,該怎麼上去就不必她擔心了。

“兒子明白,多謝母親為兒子籌謀。”他頓住腳步,拱手行了大禮。

趙瑾有些意外,但還是立即扶起他,笑道:“也不止是為你,你父親老了,以後便該是你兄弟二人撐起家業的時候,隻望你莫要辜負先祖遺誌,為君效力,為民解難。”

“兒子必不負先祖與母親所望。”裴承允也笑了,“但隻怕父親並不樂意聽到這話。”

“天知地知。”

裴承允含笑接話:“母親知,我知。”

趙瑾滿意點頭,最後說道:“皇後娘娘的千秋節就快到了,此等利民之物出現,該是上蒼感念國有賢後之故。”

裴承允眼神一動,頷首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