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華大長公主滿麵笑容地接了旨。
今日來傳旨的不是楊德業,但也是禦前二把手了,見狀立即親手扶起她,笑著開口:“奴才先恭喜大長公主了,方才皇上聽到縣主如此仁善之舉,可高興得很呢,當即就直道大長公主您教孫有方,無愧我大齊皇室之風呢!”
“此乃本宮分內之事,也幸得天恩眷顧。”經曆了一把無權無勢無風頭的日子後,慶華大長公主終於也學會了眉眼高低,收起了曾經那副矜貴高傲。
那傳旨太監笑著恭維幾句,又同皇後恭敬行禮後這才道了告辭。
“慢著。”皇後喊住他,從宮女手中拿過一份方才靜東村村民送來的吃食,“百姓深沐皇恩,誠心之舉,本該是獻給皇上與孝純的謝禮才是。”
“皇後娘娘說的是,奴才一定帶到,皇上若看到必是欣悅極了的。”
百姓沒什麼好東西,拿得出手的便隻有自己一身手藝,可恰恰就是這樣的樸實赤誠之心,更能觸動人心。
建文帝吃不吃是一回事,但高興是必然的。
傳旨太監笑著接過,同皇後有來有往客氣幾句後才行禮告辭。
見他帶人離開,皇後這才轉頭笑看向慶華大長公主:“恭喜姑母複位。”
後者福身道謝:“多謝皇後娘娘。”
繼皇後之後,眾人也紛紛上前道喜。
繼靜東村的村民裏離開不過小半日,從時間上猜測,建文帝應是得到消息後沒多久便下了聖旨,可見他對孝純縣主之舉是如何滿意。
想到這裏,眾人對孝純縣主更是不住誇了起來。
孝純縣主始終謙遜笑著:“令姝做的是分內之事,本隻是隱瞞身份,不欲將此事鬧得人盡皆知,未想方才下馬車散步,倒叫村民看了個真切,反倒誤了娘娘與諸位夫人的時間,實在過意不去。”
“種善因,得善果。”皇後笑著握住她的手,“你施恩不望報,這是你良善之心,但天意揭開你仁善之舉,便是對你之嘉獎。”
“皇後娘娘說的是。”慶華大長公主也含笑開口,“孝純宅心仁厚,這便是她的福報。”
孝純縣主依舊再三謙虛。
略說了幾句,因著還要在天黑之前趕去護國寺,皇後很快便吩咐大家繼續用膳,好繼續趕路了。
慶華大長公主拉著孫女轉身時,正與柔嘉長公主視線相對。
兩相對視間,柔嘉長公主率先開口:“恭喜姑母得償所願。”
麵對她,慶華大長公主矜傲地點頭:“從前行差踏錯,好在尚可彌補,皇上也總歸是念著本宮這個姑母的。”
“到底是您養了個好孫女,柔嘉倒羨慕得緊呢。”
想起柔嘉長公主那滿月即封縣主的孫女,慶華大長公主臉上笑容淡了下來:“命中既有定數,該是本宮的東西,即便好事多磨,也總能回到本宮身邊,不比旁人辛苦算計一場,反倒得不償失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