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儀仗回宮,鳳車也緩緩經過,他們看不到裏麵的人,卻不知究竟是怎樣的姑娘,竟能叫皇帝如此相待。

待到儀仗隊過去,數個訓練有素的宮女嬤嬤之後便是嫁妝。

沿街百姓們數到眼花才堪堪數清——足足兩百抬!

這還不算早就送進宮的陪嫁大件,以及無數良田宅子鋪子。

百姓們瞧得咂舌,還不等他們興奮議論,撤退回宮的禁衛軍們便從懷裏拿出一把紅封,一路灑向街旁,一時間隻見漫天飛舞的精致紅封,好像天女散花一般。

有膽大的百姓出門去撿,見禁衛軍並不阻止,更多人也隨之出門,紅封裏頭多是碎銀子,但運氣好的卻倒出了金瓜子和銀票!

百姓們紛紛沸騰了。

好在有禁衛軍維持秩序,倒未曾發生踩踏哄搶的場麵。

不過一疊聲地祝賀帝後百年好合,一邊手下快速撿紅封的百姓們聲音極高,隔著街都能聽到,真真正正做到了君民同歡。

這邊,儀仗隊一路走到了奉先殿外。

鑾儀衛三鳴鞭,禮樂齊鳴,在鴻臚寺鳴讚官的唱和指引下,正副使、文武百官並排而立,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禮,禮畢樂止。

封後大典開始。

正副使跪受旨意,隨後執事人舉冊寶案出。

正使榮王跪接封後文書與鳳印,隨後端正起身,將後者置於一旁案上。

他轉身麵向裴羨,高聲開口:“臣受封正使,秉承製命授予皇後冊書以及鳳印。”

裴羨屈膝準備跪下,卻被永嘉帝牢牢握住手,兩人並肩站於一處,隨後他看向榮王。

榮王眼角一抽,開始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太上皇之聖緒,獲奉宗宙,戰戰兢兢,無有懈怠,聞為聖君者必立後,以承祖廟,建極萬方。裴氏好女,昔承聖命,得賜良緣,誕鍾粹美,含章秀出,人品貴重,性資敏慧,素有柔明之姿,懿淑之德,茲仰遵慈諭、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後,正位中宮,敬襄宗祀,弘開奕葉之祥,布告天下,鹹使聞知,欽此——”

“臣妾接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裴羨低頭接旨,榮王恭敬地將聖旨雙手奉上。

隨後樂起。

此時皇後本該行六肅三跪三拜禮,但永嘉帝人都站在皇後身邊了,禮部也有眼色地將流程取消,榮王無語地退去一旁。

永嘉帝偏頭笑看向裴羨,牽著她的手一步步走上台階。

裴羨是有心裏準備的,可當接下聖旨鳳印,真的成了皇後之後,她卻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初時腳下如踩雲團,後來隨著交握的手上溫度漸高,身邊人沉穩的腳步也安了她的心,待走上最後一節台階時,她心中已定。

她轉過身來,站在高處俯瞰百官。

後者齊齊屈膝跪地,行大禮參拜:“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百官齊賀,聲音本該震耳欲聾,可站在高處,連底下的聲音傳入耳邊時都仿佛低了許多,像是生怕吵到她一樣。

這時永嘉帝偏頭看向她,開口之言與眼下情形風馬牛不相及:“初時我見你,隻覺容色逼人,端莊與無數貴女並無二差,後來見你,容色依舊,留安街學堂的朗朗讀書聲入我耳中,似乎覺出了不同,從前我看芸芸眾生皆一般無二,對女子更毫無期待,後來隻你獨一無二,我與你從來相交不深,但我了解你的性格,知曉你的誌向,或許你對我並無情意,但這並不妨礙什麼,我更可助你完成誌向,這是你願嫁我的緣由所在。”

“皇上知曉,還願在初登基時與百官爭論,給我無數體麵?”

“你若信,便是我對你有意,恨不能給你最好,你若不信,便是我心機深沉,以此拉攏鎮國公,博個好名聲。”永嘉帝聲音輕緩。

“若我不信呢?”

“無妨。”他徐徐說著,唇角卻始終含著笑意,“你若不信,隻管當做交易,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既嫁我,我定當護你周全,給你榮光,保你青雲誌不腐。”

裴羨偏頭看他:“沒有條件麼?”

“自然是有。”永嘉帝點頭,“我幼時看慣後宮傾軋,受過無數算計,直至如今仍驚嚇不已,有勞你壓住後宮,守我清白,免去父皇那般下場。”

裴羨輕笑一聲:“皇上安心。”

永嘉帝眼中也染上笑意,深深看了她一眼,偏過頭去,叫起百官。

信與不信的確無妨。

海晏河清,萬丈榮光,他總是與她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