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湟中義從(2 / 2)

直到現在,已經從內到外融入這個時代,終於開始展露鋒芒培養心腹。

這些孩子裏麵,阿炎以及阿林是他的親兄弟,同父異母的那種,其他孩子的父輩基本都是族裏的私人部曲,按照這個時代的人身依附關係,這些孩子將來都是他的忠誠手下。

因此怎麼培養就是重中之重!

現在是光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79年,大漢王朝即將要走到終點,知道曆史發展的李耀,必須抓緊一切時間為將來做準備,好在他的出身其實還算不錯。

李耀的阿父,名叫李文侯,原本的曆史中非常的不起眼,不過是掀起了一場叛亂,對漢朝造成了致命打擊,但他本人就在幾年後死於內亂之中。

現在一切都還沒有發生,正好李耀可以大展拳腳。

護羌校尉麾下有著一支勁旅,而他阿父以及那位北宮仲父,就是這支勁旅的實際掌控者。

這支部隊隻有千人,正是赫赫有名的湟中義從,同樣也是大漢王朝震懾羌人的官軍主力。

別看湟中義從隻有一千多人,但是到了戰爭時期,直接以他們為軍官,同時招募羌人勇士就能擴充成為數萬人的軍隊。

招募外族進行征戰,這在漢末成了常態,涼州的羌胡兵,並州的匈奴兵,幽州的烏桓兵……類似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晉朝,這個時候九品中正製已經徹底成型,底層漢人再也沒有靠軍功翻身的機會,從此漢人軍隊快速喪失戰力,反而外族軍隊依舊保持戰力,最終導致華夏大地沉淪了數百年。

未來之事暫且不提,雖然湟中義從也是外族軍隊,不過將校以及吏員基本都是漢人擔任。

比如李文侯以及北宮伯玉都是出身涼州漢人,不會真的有人認為一支震懾羌人的官軍主力從上到下都是羌人,什麼等級的蠢貨才會做出這種蠢事。

畢竟李耀可是知道,當年段熲討伐西羌,麾下就有一萬兩千湟中義從,曆經一百八十餘戰最終斬殺四萬餘人,如果這支部隊全部都是羌人,那麼他們還會將屠刀伸向自己人。

現在整個河湟地區,近乎所有羌人部落都是段熲的追隨者,因此他們才能以勝利者的姿態在這裏進行生活,同時他們也是湟中義從的預備兵源。

至於湟中義從全部都是羌人,這種偏見形成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漢末諸侯連年征戰,隻要從河湟地區招的兵都被稱作湟中義從,同時李文侯以及北宮伯玉相繼死於內亂之中,真正的湟中義從就已經消失了,以至於後人認為湟中義從都是羌人。

古代想要起義成功,至少要有一群鄉黨支持以及一支子弟兵的追隨,而在曆史上最出名的莫過於劉邦的豐沛鄉黨以及朱元璋的淮西鄉黨,他們兩人能從平民逆襲成為皇帝,自身能力不用多說,但是鄉黨支持同樣至關重要。

因此對於李耀而言,過於追求收服名將,本來就是舍本逐末。

培養心腹,掌握湟中義從,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等到將來天下大亂,直接拉起一支數萬人的軍隊,那個時候才能從容應對而非隨波逐流。

。您提供大神守望青山的人在東漢,胡漢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