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狄道(1 / 2)

誓師之後,各軍主將分別回到本陣。

李耀,北宮離,兩人結伴而行,因為他們都是先鋒。

不過很快再次分開,等到李耀回到他的營地,看著四周眾人用羌語大聲道:

“勇士們,我們該出發了!”

雖然都是蠻夷,沒有什麼紀律可言,但是以極快的速度集結,用他們最大的熱情響應李耀。

三千氐羌蠻夷都是沒有甲的,身上隻是穿著破舊皮襖,武器以弓為主,刀槍為輔。

不過作為騎兵,最大的優勢就是靈活機動,李耀自然要將這個優勢發揚光大。

因此趕著牛羊,彙合北宮離的兩千騎兵,一共五千騎兵就這麼出發了。

古代依靠軍團作戰,萬人以下,萬人以上,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了。

五千先鋒騎兵,自然是想走就走,可以說是非常輕鬆。

但是五萬大軍,而且有步兵,有騎兵,既要統籌各部,那部先走,那部後走,還要管理糧草後勤,光是安排吃喝拉撒就能讓人手忙腳亂,還好可以使用牲畜馱運輜重,不用大量征用民夫。

因此李文侯才會把李耀身邊的很多人,全部都要過去,畢竟那是真的好用。

而這大軍一旦開走,允吾也就變得空虛。

李文侯還是留下了一支甲士,幫助趙賢震懾其餘官吏,同時可以抵禦外敵。

趙賢也把兩個兒子,趙洋,趙澤,派到李文侯的身邊,掌文書,參軍事。

因此雙方也是得以越發信任。

再說回李耀這邊,五千先鋒騎兵沿著湟水一路向東,他們始終走的都是康莊大道。

前麵五千騎兵能夠走過的地方,後麵五萬大軍也要能夠走過,這本來就是先鋒的作用,要為大軍找出一條可以通行的道路。

以古代的交通狀況,多的就是山脈,沼澤,森林,湖泊……能夠容納幾萬大軍通過的道路,本來就是少之又少,而且這些地方都是修著城關要塞。

攻城拔寨…攻城拔寨…古代想要通過戰爭消滅敵人,真的需要將路上的城池營寨都拔除掉。

無論偷渡,還是繞道……看似可行,實則困難重重,對於將帥的能力,士兵的意誌,全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就在幾天之內,李耀,北宮離兩人率兵先過金城縣再到榆中縣,這都是北宮家的地盤,因此道路順暢並且沒有敵人。

他們派出人手,將情報送往大軍之後,李耀,北宮離兩人率兵悍然南下進入隴西郡內。

麵對著完全陌生的環境,兩人才是真正警惕起來,畢竟這裏不是他們的勢力範圍,但是他們手中可是有著五千騎兵,因此想跟他們對抗,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沒有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