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貪婪這兩層,我們都成功度過了。
下一層……
是懶惰。
沒人知道,裏麵會藏著什麼東西。
反倒有些古怪的東西,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
這個拱門入口,需要半彎腰蹲著進去,和第五重到第四重不太一樣,但奇怪的是,緩緩移動的時候,我依舊聽到了那股電流聲。
不算特別明顯,像是有人在腦海裏撥弄琴弦一樣,滋滋滋的。
而且,每隔幾秒,就會響起一道輕微的“嘟”聲,聽起來就像是那種老式的收音機在調試一樣。
我似乎對這個聲音非常敏感,但這一次沒有發問,而是觀察其他人的反應,他們依舊像是沒聽見一樣。
奇了怪了。
我幻聽了?
揉了揉自己的耳朵。
那股聲音又消失的一幹二淨了。
我沒有在意,因為麵前就是下一重宮殿的入口了,奇怪的是這一次沒有什麼密閉的空間,也沒有什麼壁畫之類的玩意,有的隻是三個被封存起來,類似於井口一樣的東西。
“井口?這地方怎麼會有井口?”
“金字塔的建築結構,怎麼會出現井口?”
趙百靈一看到這一幕,就跟好奇寶寶一樣,立馬衝到了我的麵前,舉著手電筒到處瞎晃。
我們還沒仔細看呢,她就再次驚訝無比道:“哎!!這裏,這地方怎麼會有一個洞?”
洞?
我轉頭看了過去,就見到在右側的牆壁上,明顯有一個類似於盜洞一樣的存在,顯得不是那麼規整,但是一看就知道,這絕對不是金字塔裏麵本就該存在的東西。
“好熟悉的盜洞!”
“這是北派的打洞方法!”
蘇莫離驚訝說道。
長江以北稱為北派,而以南則稱為南派,所以盜墓賊又分為南北兩派,每個派別,都有固定的活動區域,互不侵擾。
這個說法,大家都知道。
但真正的江湖,往往不是這麼論,一般都是先講春典,來自哪門,再講是哪派。
這兩派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叫三年尋龍,十年點穴。
其中,“北派”以“巧力”見長,方口形的盜洞,就是北派所創,在陝西關中地區的黃土地上多見,圈內俗稱“關中式盜洞”,洛陽鏟就是北派盜墓賊發明的。
南派則以“巧技”見長,絕活是尋找墓葬,北派善用洛陽鏟,南派則善於使用“望”、“聞”、“問”、“切”四法,比如打雷的時候,能隱隱感覺到腳下有震動,甚至有回響,這說明腳下就有可能有古墓存在。
兩派之間我了解的不多,但蘇莫離這麼一說,我還是一眼就能回想起來,那盜洞的分辨方式。
方口形。
很規整。
這就是北派的打洞方法。
這算什麼?
得來全不費工夫?
通常來說。
倘若墓葬裏麵存在盜洞,基本就能夠確定一點:這裏已經被捷足先登了,往往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
但此刻的我,卻感到了一種明顯的興奮。
別的不說。
有盜洞就意味著有捷徑。
說不定,可以直接越過剩下的三重宮殿,直接到達法老的主墓室,不必在途中浪費那麼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