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前車之鑒(1 / 3)

待送蔡旭華離開後,眾人返回屋子。

王藝姝不解地問道:“這位蔡經理說得佩服、可惜是什麼意思?”

姑姑親昵地摸了摸她的頭發。

老董輕歎一口氣道:“這還不明白麼?”

“說出佩服二字是他對於張新的人品表示讚賞。驚訝於他竟然能對大筆金錢毫不動心,不肯背叛港島電台與他們無限簽約。”

“那他說的不過又是什麼意思?”

“意思同樣清楚。無限此次前來就是為了挖角,和港島電台死鬥。張新既然選擇了與港島電台合作,那麼從此以後就成了無限電視台的死敵。”

一旁的顏鎮生渾身一抖,略帶驚恐的補充道:

“沒錯。得罪了無限電視台有多恐怖,港島音樂屆人士最能體會了。

我當年的大師兄呂昉,詞曲唱舞無一不精,歌手大賽一站成名,簽約龍星的三張大碟包辦詞曲,張張拿到五白金銷量,歌曲傳唱於大街小巷。

同年我師哥更是以新人歌手獲得當年《十大金歌勁曲》最受歡迎男歌手第二名,僅次於天皇巨星阿譚,入選歌曲更是比阿譚還要多一首,一時風頭無兩。

我還記得,當年媒體報紙上都在討論我師哥是否會在第二年搶班奪權,取代阿譚成為新一代歌王。甚至阿譚當年接受采訪時都稱自己已經老了,未來將是我師兄的天下。哪知道……”

王藝姝等人本來聽得津津有味,見他忽然住口,不由得心癢難耐,連忙追問道:“哪知道什麼?”

顏鎮生嘴唇顫動,看得出內心激動之極,過了好半天才繼續說道:

“哪知道後來無限會毀了他。”

“怎麼毀的他?你快說啊?”

王藝姝姑姑連忙追問。

十三年前她剛嫁來港島的時候,正是呂昉最當紅的時間段。

在生活苦悶之時多虧呂昉的歌曲撫慰了她的心靈。

在她的心目中,呂昉一直是不可動搖的第一偶像,那怕現在人到中年仍是發狂的癡迷,隻不過平常不顯露於外罷了。

這麼多年來,作為鐵杆歌迷,藝姝姑姑最不能理解的一點:就是呂昉當年為什麼忽然在樂壇墜落並消失了。

當年為了弄清楚件事,她花光了自己積攢的每一分錢,寧願被丈夫暴打虐待也要購買任何報道呂昉的報紙、雜誌。

可是結果非常令人失望。

所有媒體上的報道都是東拚西湊、胡言亂語,沒有一篇報道能光明正大的講明白,為什麼呂昉像流星一樣突然在樂壇消失。

另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顏鎮生竟然是呂昉的師弟,言語中對於當年的內情十分了解,怎能不苦苦追問?

顏鎮生長歎一聲道:

“事情要從我師兄與龍星公司的合約說起。

當初我師哥參加無限電視台舉辦的歌手大賽,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私下與無限旗下的龍星唱片簽約。

我師哥也不例外,與龍星簽署了一份三年合同,約定每年推出一張大碟。

哪知道第一年我師哥以新人之資便大紅大紫,一年之間便連出三張大碟。

這本來是一件大好事,應該趁熱打鐵再出專輯,可是雙方矛盾突然爆發。

按照我師哥的想法:自己與龍星唱片三年三張大碟的合同已經結束,接下來從第四張大碟起,雙方的收入分成應該重新談判。

原因很簡單。由於新人歌手的弱勢地位,每一位新人簽約的前三張大碟,收入比例一定是極度偏向資方的。現在呂昉已經履約完畢,自然應該從此拿成熟歌手的大碟分成比例了。

可是龍星唱片公司方麵不這樣認為。

他們咬死雙方簽約時間是三年,因此主張哪怕三張大碟合約已經結束,但是在此時間內再出新唱片仍舊要按之前約定的新人比例分成。

事情到這一步時還沒有什麼。

雙方本來就是各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出現矛盾也屬正常,雙方繼續談判,尋找最大公約數就好了。

可是這個時候無限電視台采用高壓政策對付我師兄。

不僅對他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反而派出龍星唱片音樂總監威脅他。

聲稱如果他不接受新唱片的分成計劃,那麼就要被龍星唱片封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