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航看到他們都出去了,大概就知道他們是去找他去了。
對於樂此不疲的他們,他也沒有辦法了,這也是個人的選擇。
他們要選擇這條路,他也沒有辦法去阻止,隻能隨他們去碰壁了,有些東西不是人力和努力就可以解決掉。
還是需要靠一些非人力和物力和自然沒辦法解釋的事情不可。
比如他這個係統一樣,雖然不知道他怎麼形容,但是他隻要對空間站有幫助,就是一個好係統。
【尊敬的星航指揮官,你目前的人氣值為15萬人氣值,請盡快查看。】
係統提示人氣值增加了五萬個人氣值,他點開看過後,進入了結構空間裏麵。
我空間裏麵的核心艙結構件它是有很多個個,很多個結構件組合在一起的。
這結構件他暫時還沒有解析出來,因為具體的空間站解析數據。
所以他一直都在努力地將這些結構建築合在一起。
但是每組合一個結構件,他就要需要考慮一下安全問題和實際技術問題,是不是很符合在這一個位置上。
他進現在的進度完成了3%,但是還需要完成97%的進度。
每天完成1%進度,對他來說也算是一個很好的努力了。
因為這所有的結構件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核心艙。
這形成的過程中還是需要自己去多方麵的考慮很多元素。
因為空間站的核心艙它分為了很多個板塊,所以暫時他目前還沒有想到用什麼樣子的想法形成這些內容。
還有其他等等......都是需要自己多方麵的去考慮。
他並沒有告訴劉教授他們他現在目前的進度是什麼。
他們沒有問,知道他現在暫時將核心結構圖設計出來以後。
剩下的任務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的。
所以他們也暫時沒有太多的去過問他這些事情。
他也不會告訴他們,他現在的進度比他們要往前麵多很多個步驟。
解釋起來很麻煩,幹脆這些東西不必要解釋得好。
……
張良劉教授他們已經完成了60%的核心艙結構圖的分析。
他們的進度很慢,但是他們的質量也在慢慢地提高。
做到高精密,高研究,高維度的空間站,還是需要一點時間。
所以他們並沒有打算提供速度,一直在堅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甚至以後也會做得更好,以後也會越來越好,這是每個人毋庸置疑的一點。
我的追求永遠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會為了一點點的事情而頹廢而放棄。
“張良,我覺得這個地方需要改進一下,畢竟這個地方以後是要在太空中給核心艙提供能源,我覺得沒有必要按照這個上麵的來。”
旁邊的科研人員給張良提供的意見,他看出這裏不對的地方就直接提了出來。
“這個我發現過了,和星航指揮官溝通過,這裏其實可以這樣......這麼設計的理念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