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投資,後期的特效製作已經吃掉一半。
因此,在演員片酬方麵,請不了太多片酬高的演員。
……
方舟文化官宣《流浪地球》項目啟動之後,第一時間就官宣了男主角劉培強的演員,就是方醒本人。
在電影裏,劉培強是一位父親,同時也是一位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員,中校軍銜,肩負著人類文明存續的艱巨使命。
如果是五年前,方醒是不敢演這種角色的。
因為父親這個身份,不是靠想象能演出來的,越是當過父親的人,就越清楚。
甚至年輕一點的父親,都領會不到這個身份真正的意義。
方醒也是有了女兒之後,才能深刻體會這個身份背後的含義,也終於有信心演這樣一個角色。
飾演劉培強,方醒也是零片酬出演。
不過,另一個身份是導演,拿7%的頂格分成。
選角開始之後,演員簡曆如雪片般飄到方舟文化的劇組辦公室,堆滿一張桌子。
方醒選演員就三個要求,演技好,能吃苦,片酬不離譜。
當然,如果演技值得起片酬,稍微高一點也可以考慮。
在影視行業,有一些演員的片酬是可以非常離譜的。
日薪200萬起步的大有人在。
不過,方醒不是拍愛情片,也不是拍偶像劇,對於流量明星沒有需求。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娛樂公司把旗下的流量明星推給方舟文化的管理層,希望能有機會出演方醒的新片,甚至主動降薪。
方醒態度和以前一樣,3000萬請一個流量明星?瘋了才花這冤枉錢。
在《流浪地球》第一部裏,需要找兩個年輕演員飾演男主角“劉培強”的兒子“劉啟”,還有男主角嶽父“韓子昂”收養的孫女“韓朵朵”。
事實上。
不隻是演員問題,角色的人設上也有問題。
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流浪地球計劃已經啟動,地球在行星發動機的推動下,開始變軌,漸漸靠近木星。
也因此地球表麵的溫度降到了零下70度,地表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轉入地下城劇組。
而“劉啟”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偷了一身裝備,乘坐地下城電梯,去到地表,然後引起了一連串的危險。
這也是觀眾對“劉啟”這個角色差評最多的地方。
因為這個角色,就像是一個叛逆的小孩,一直在闖禍。
很多好萊塢電影裏麵,有很多這種主角,一直闖禍,然後一大堆牛逼人物給他擦屁股,以此表現主角是天選之子,其實屁用沒有。
事實上,觀眾並不喜歡這種劇情。
在《流浪地球》裏,“劉啟”之所以上地表,確實有原因,但原因表達得很隱晦,觀眾不認真思考,根本看不出來。
因為母親的過世,還有“劉培強”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地球執行任務,導致“劉啟”對父親“劉培強”產生誤解,兩人之間一直有隔閡。
當地球接近木星,就意味著“劉培強”要回來了。
“劉啟”為了躲父親,所以要偷跑到地表,去其他地下城藏起來。
其實,這個理由,要說合理性嘛,其實說得過去。
但是,這樣一來,“劉啟”這個角色,就為了和父親賭氣,跑到地表去闖了一大堆禍,人設依舊不討喜。
所以,方醒在寫劇本的時候,考慮加一個劇情,那就是人工智能Moss故意引“劉啟”到地表,再加上“劉啟”要躲父親這個感情因素,強化他上地表的原因。
方醒把這個劇情寫進了劇本裏。
不過,最後是否剪進正片裏,要看最後剪輯出來的整體效果來決定。
電影就是這樣,觀眾看到的最終成片,並不是導演拍攝的全部,甚至可能隻有一半的鏡頭。
另一半鏡頭都被剪掉了,目的是讓電影劇情更緊湊。
如果電影出導演剪輯版的話,就會發現導演剪輯版的時長,比上映版本要長很多,甚至時長翻倍。
方醒打算多拍幾個劇情,強化“劉啟”的動機,幫這個角色降低惡感。
另外演員的演技也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