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旅遊風波,《流浪地球2》項目啟動(3 / 3)

能超過6億投資的電影,屈指可數。

也就是前兩年的《萬妖之國》號稱7億投資。

而且,《流浪地球2》的劇組團隊,還是原班人馬。

這就給了這部電影品質保證。

也就是說,隻要不出意外,這部電影肯定會大爆。

票房能不能超過第一部不好說,但肯定不會少,而且有實力競爭年度票房冠軍。

就這種級別的電影,能在電影裏植入廣告,絕對是賺瘋了。

即便方舟文化的廣告植入合同非常苛刻,幾乎不允許品牌商對鏡頭提要求。

反正,方醒的態度很明確,投廣告的品牌商不能插手拍攝,不同意這條條款的,可以不簽。

《流浪地球2》也不是靠廣告植入賺錢,隻不過是在不影響電影的前提下,提升收益。

即便如此,廣告商還是趨之若鶩。

……

前期籌備工作很繁瑣。

首先要準備劇本,然後磨劇本到滿意的程度,接著按照劇本開始製作分鏡頭腳本。

同時,還要把劇組的框架組建起來。

尋找服化道團隊,和影視基地談錄影棚,然後開始製作電影道具、布景。

好在有《流浪地球1》的經驗在,這些工作是整個公司、劇組一起在做。

不需要方醒親力親為,輕鬆了許多。

即便如此。

在道具製作的討論階段,還是有很多要解決的問題。

“我要拍太空電梯,必須拍,而且要拍出真實感,不能全特效,全特效沒辦法做到絕對真實,太空電梯必須要有實景拍。對,直接在錄影棚裏給我造一架太空電梯。”方醒對太空電梯的拍攝方法非常堅持。

關於太空電梯的拍攝方法,劇組團隊一直在討論。

因為以前沒有哪部電影真的拍過太空電梯,就算有也是驚鴻一瞥。

動畫裏倒是有,但動畫和電影完全是兩個概念。

因此,方醒提出要拍太空電梯,對道具團隊來說,也是一次挑戰。

特別是國內的道具團隊,根本沒有製作過這樣的東西。

剛開始的時候,孫建奇提出過,直接綠幕拍太空電梯的戲份,然後通過特效來製作。

這種安排方案,在國外很常用。

特別是好萊塢的電影,包括超級英雄電影,基本都是棚拍,後期用特效製作。

如果去看超級英雄的電影花絮,看到的場景,基本都是大綠幕,演員在那裏演獨角戲。

可是,方醒不同意這個方案,堅持太空電梯要用實景拍攝,要在錄影棚裏搞一座太空電梯出來。

其實,這個事情方醒已經不是第一次幹了。

《流浪地球1》的時候,空間站的拍攝,就是在錄影棚了造了一座空間站。

隻不過,這次的太空電梯是全新的挑戰。

當然。

太空電梯不可能真的造一座3.6萬公裏的電梯出來。

方醒要求的實景拍攝,主要是太空電梯的近距離鏡頭需要實景,到了遠景的時候,就必須要用特效了。

即便如此,對道具團隊的要求還是很高。

《流浪地球1》的道具團隊是何友良的團隊做的。

上次合作很愉快,所以方醒主要詢問何友良的意見。

何友良經過認真考慮之後,答應道:“可以,那就造一座太空電梯,方導對太空電梯有什麼其他要求?”

方醒考慮一下,答道:“太空電梯要用震動裝置,落地、啟動的時候,需要作出真實的震動感。”

一般來說,如果是要求不太高的電影,這種震動感,同樣是演員表演地麵搖晃,然後攝像機進行搖晃,來作出震動感。

隻是這種震動感,還是會缺乏真實感。

所以,方醒直接要求太空電梯自帶震動裝置。

何友良想了一下,點頭答應道:“可以,這個也可以做,但是預算可能要漲一半。”

方醒剛剛收到喬英紅的喜報,說是廣告招商已經超過3個億,所以現在劇組不差錢:“預算不是問題,隻要效果達到我的要求。”

其實,華夏人的智慧是一流的,隻要錢給夠,能做出很多讓人驚歎的事情來。

何友良得到這句承諾,心裏就有底了:“那就沒問題了,下個星期我拿具體方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