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仙兒“噓噓”回來之後,去了紗衣、光著躺在那裏,再也睡不著了。
管家一家的吼叫聲,還依稀的傳了過來,撩人得很。
玉仙兒的雙手、不由自主地開始活躍起來。
哎!手藝總是手藝,難解心底之渴呀!
玉仙兒又爬了起來,在一個小檀木箱子裏、找到一條形物件,順手丟進了水盆裏。
黃燦燦的家夥,像極了現代的火腿腸。
唐代有這玩意兒嗎?
不會吧!
直到那玩意兒吸夠了水分,玉仙兒微笑地拿在了手中,才搞清楚是一個黃色絲帛、縫製的小號擀麵杖。
裏麵裝著碾碎的木耳,水一泡,木耳碎末開始吸水膨脹,在有限的絲帛空間裏,變得異常的q彈起來。
捏著像極了某吧。
臥槽!
聰明得很!
能否發明此物的,至少也是個大神了。
哎!等等!
大太太,這麼好的家庭條件,咋不搞點熱水來泡發木耳呢?
用起來感覺不就更逼真了。
再塗一些502膠水之類的。
我呸!
寫錯了,不是502,是精油。
精油沒有,菜籽油、芝麻油總該有的吧?
細節,搞發明要注意細節嗎?
個癟犢子!
502塗上去,尼瑪不是害人嗎?
一下子粘起來了,就特麼癟犢子了。
別說這玩意兒還真好用。
不到兩刻鍾,玉仙兒就開始哆嗦了起來。
終於飛了一把。
玉仙兒又把那東西,放在盆裏洗洗刷刷後,牽過窗口處垂下的一根繩子,拴著吊了起來。
聰明至極。
這家夥一天風吹之後,裏麵的碎木耳就會幹透,如下次再用,依然用水泡之即可。
嘖嘖!
聰明的古人,值得點讚。
高手在民間,老大吃的、老二吃的,都能在生活中找到。
收拾完畢,玉仙兒長歎一聲“哎……”。
對麵的揚大巴聽得心裏一個哆嗦,
大太太還沒睡著?
難怪剛才還傳來“噗嗤……噗嗤……”的響聲兒。
揚大巴扒拉了幾下,還是沒啥反應,這才昏昏沉沉地睡去。
玉仙兒的老爹李魁,原是洛陽府的一個司倉。
按說這玉仙兒也是個名門閨秀,不可能嫁給這土員外楊大巴。
奈何這玉仙兒不是嫡出,是老頭子李魁和丫鬟玉蓮芝、一次放縱後的結晶。
玉仙兒從小在家裏,隻是比家奴們過的稍好一點,並未受到李魁的重視。
就連姓名都還隨著母性。
隨著年齡的增加,李魁在計劃著、怎樣好好的利用這個意外之女。
因為和揚大巴偶有供給關係,一個想要錢,一個想要美人。
利益驅使之下,在玉仙兒十二歲那年,兩人結成了翁婿。
等玉仙兒出落得更加成熟漂亮的時候,已經成了員外揚大巴的老婆。
李魁似乎有些後悔,這要是和大人物聯姻,豈不是……
不過楊大巴當時可廢了老錢。
李魁也用這些錢上下打點,隨著玄宗的管製改革,漸漸地爬上了府尹的高位。
這女兒要的。
李魁也開始重視起玉仙兒起來。
迷信地認為,這玉仙兒就是他的福星。
在玉仙兒誕下楊玉環後。
無論楊大巴如何賣力的交糧,玉仙兒那平滑的小腹,再也沒有動靜。
楊大巴就不幹了,沒兒子怎麼能行?
但是他不敢把玉仙兒怎麼辦,還得供著。
先後又花錢娶了六房。
基本上是年年有喜事,天天有地犁。
但就是毫無建樹。
也就是從娶了二太太以後,楊大巴基本就沒再碰過玉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