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劉備接納呂布的消息傳至東萊。原本還打算在東萊多逗留幾日以探虛實的張飛驟聞此訊,立馬火燒屁股地先行趕回了下邳。對此蔡吉倒也並沒多做挽留。畢竟熟知曆史的人都知曉,溫侯呂布走到哪兒,哪兒就會掀起一片腥風血雨。好在張飛雖走,還有糜竺留在東萊購買軍糧,商討開埠通商一事。因此在張飛走後,蔡吉便帶著糜竺在黃縣參觀船塢、市場以及周邊新設的民屯。當然與之隨行的還有講武堂新聘的夫子郭嘉。
“一早就聽說東萊郡在蔡府君治下政通人和。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糜竺站在田頭望著麵前此起彼伏的麥垛由衷地讚歎著。要知道自打初平年間起,他就再也沒有在徐州看到過這等忙碌的夏收情景。有那麼一瞬間,糜竺甚至以為戰爭已經結束,天下已然太平。不過當他看到不遠處正疾馳而過的騎兵,突然意識到一切都隻是幻覺而已。亂世還在持續,甚至看不到盡頭。
相比糜竺讚歎於麵前的豐收情景,一旁的郭嘉則對河道旁聳立的水車頗感興趣。卻見他衝著持續轉動的龐然大物端詳了半晌之後,回頭向蔡吉詢問道,“小蔡府君,此物就是東萊車吧?”
“是。此物本名水車,隻因由東萊傳出,故附近各州郡也稱其為東萊車。”蔡吉點頭應道。
“聽說此物乃東萊一工匠所製?”郭嘉跟著問道。
由於蔡吉一心想要拉攏郭嘉,因此此刻耳聽對方如此一問,她便直接坦言道,“不瞞先生,此車是本府根據自洛陽所見翻車改造而成。”
“此車竟是出於蔡府君之手!”糜竺聽罷驚呼道。要知道目前徐州一些地區也已陸續架起了水車,其規模雖不及東萊郡,可水車功效卻是眾人有目共睹的。此刻糜竺耳聽如此神奇的機關竟出於眼前這少女之後,不禁脫口讚道,“蔡府君真乃神童。”
“糜別駕過獎了。其實本府隻是出了個主意。將本府這主意變成眼前這東來車的是東萊名匠賽魯班。”蔡吉謙遜地回道。
“話可不能這麼說。小蔡府君雜學甚廣,吾等自歎不如。”一旁的郭嘉擺了擺手道。
“奉孝先生這話倒真說準了。本府也就長於雜學而已。至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不通。堪稱俗人一個。”蔡吉兩手一攤自嘲道。話說也就是漢末這等亂世才不會計較這些東西,倘若換做太平盛世,蔡吉還真沒一條符合大家閨秀水準。
郭嘉與糜竺乍一聽蔡吉號稱“樣樣不通”,在雙雙驚訝地對視了一眼之後,卻異口同聲地朗聲笑道,“好個特立獨行的俗人!”
且說蔡吉與糜竺、郭嘉二人正聊得興起之時,卻見不遠處太史慈領著一個約莫三十多歲的清俊文士朝這邊信步走了過來。不過瞧那文士麵相頗為陌生,似乎不是東萊郡府的人,亦非本地才俊。難道是太史慈的好友?太史慈會結交文士,這多少讓蔡吉有些意外。要知道太史慈自打在東萊郡出仕後,整日不是在軍營裏訓練兵卒,就是帶著大隊人馬清剿匪徒。很少與人應酬往來,更毋庸說是文士了。
然而正當蔡吉納悶之際,卻聽一旁的郭嘉嘟囔了一聲道,“未曾想北海劉義遜也會來黃縣。”
“奉孝先生認識此人?”蔡吉扭頭問道。
“劉義遜乃北海名士。吾遊學時曾與其有一麵之緣。”郭嘉說罷又跟著補充道,“不過,其在兩年前因已投入孔文舉門下。”
原來是孔融的人啊。蔡吉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跟著腦中靈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不過還未等她理清楚腦中乍現的思緒,那一邊太史慈上前行禮,“見過主公,見過糜別駕。”言罷,他又指著身後的文士向蔡吉介紹道,“主公,此乃北海名士劉義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