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信?就議郎這幾個人?”蔡吉環視了一番吳碩身邊零零星星的隨從略帶詫異地問道。
“小蔡府君以為送信需很多人?”吳碩苦笑著反問道。
麵對吳碩略帶嘲諷的口吻,蔡吉意識到吳碩應該已經在袁紹那邊碰了釘子,而且是個大釘子。說實在的蔡吉雖對袁紹的見死不救早有心理準備。但是她沒想袁紹會做得那麼絕。竟隻用一封信就將漢帝的使者給打發了,甚至都不給對方撥點護送的人馬。不過此刻站在蔡吉立場上而言,這倒不得不說是個好事。須知昨日在與劉義遜商討之後,蔡吉當即采納了他的建議,決定派遣一支騎兵護送漢使回京師救駕。至於領隊之人,蔡吉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李達。相比東萊將士而言,李達即是蔡家的老家將,同時亦是這一年來一路支持自己走到現在的心腹。毫無誇張的說,在整個鄴城李達是蔡吉現下唯一可以絕對信任之人,亦是唯一可以托以重任之人。誠然她也清楚,李達一旦隨吳碩上京,勢必會受到漢帝甚至曹操的拉攏。但是為了東萊的未來與自己的未來,蔡吉這會兒隻能賭,賭李達的忠誠,賭她蔡吉的個人魅力。
於是乎,這會兒暗自下定決心的蔡吉當即一個抱拳向吳碩提議道,“議郎此行路途遙遠,怎可隻帶這點人馬去新豐。安貞這邊恰有一些人馬,議郎若是不介意的話,就讓其一同隨行護送此信。”
吳碩乍一聽蔡吉要派人護送他上京,不由心頭一熱,甚是感動。但他轉念一想對方一介女子身處異鄉本就需要保護,此刻卻將珍貴的護衛分給自己,這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哪知不等吳碩開口推辭,蔡吉直接就回頭向身後的李達下令道,“李達,本府命汝領五百騎兵護送吳議郎去新豐。”
事先早已得蔡吉囑咐的李達自然是二話不說抱拳領命道:“喏!”
五百騎兵!?吳碩粗莫估算了一下,這幾乎就是蔡吉此刻帶來的人馬。見此情形,吳碩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激之情,脫口而出道,“萬萬不可!蔡府君乃女兒身,出門在外本就需要護衛守護。老夫怎可奪汝虎賁。”
“議郎多慮了。安貞此番共帶了八百騎兵來鄴城,就算此刻派出五百人馬護送議郎,亦有三百騎兵可仰仗。”蔡吉自信地向吳碩朗聲笑道。不過她跟著卻又神色一凜,朝著長安所在的方向拱手,“更何況,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如今天子蒙塵,蔡吉無法親自趕往新豐救駕已是無地自容。這五百騎兵隻是聊表心意而已。”
“好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若是天下人皆有小蔡府君,亂世何愁不平,大漢何愁不興!”吳碩激動地拍手大讚道。此時的他已然將蔡吉視作了複興大漢的肱骨之臣。在吳碩看來麵前這個少女雖文弱,卻擁有著許多須眉男兒所沒有的忠義之心。而值此非常之際,忠義之心遠比其他任何東西都重要。因為倘若掌握權勢的是袁紹那般懷揣不臣之心的鼠輩,那對漢室來說絕對是禍非福。
然而正當吳碩在心中感歎疾風知勁草,堂堂四世三公的名門之後,在亂世的考驗之下,竟不如一少女識大體、顧大局之時,卻見鄴城之內又跑來了一撥人馬。這批人馬的數量與蔡吉帶來的兵馬不相上下,隻不過這一次帶頭的乃是一個少年。
“曹昂見過吳議郎。”匆匆趕來的曹昂一下馬便二話不說地向吳碩施禮道。而從他那披風鬥笠的打扮來看,似乎也是要出遠門的樣子。
吳碩一聽來者是曹操的兒子,自然是不敢有所怠慢,連忙還禮道,“昂公子多禮了。”
“聽聞議郎要去新豐。昂恰巧也要回兗州,故想與議郎結伴同行。”曹昂說罷抬起了頭,卻不想正巧與吳碩身後的蔡吉對了個正著。眼見東萊的少女府君也在場曹昂不由楞了一下,跟著便向蔡吉恭敬地行禮道,“見過蔡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