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體會到郭嘉良苦用心的蔡吉,當即頷首應答道,“既然奉孝先生與子義將軍如此信任講武堂。那本府也在此保證,待到奕兒、享兒年及誌學,講武堂定能直追潁川私學!”
眼見蔡吉當眾發誓要讓講武堂追上名滿天下的潁川私學,郭嘉與太史慈非但沒有覺得眼前的少女是在誇誇其談,反而不約而同地都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因為他們十分清楚自家主公要麼不發誓,發誓必會做到。
卻見此時的郭嘉扭頭衝著還一頭霧水的兩個小娃兒告誡道,“爾等自即日起需好好念書,莫要辱沒了講武堂之名。”
“奉孝先生說得沒錯。享兒太守府比不得老宅,汝可不能淘氣。”太史慈也跟著向兒子警告道。
被連番訓誡的郭奕與太史享哪兒敢有所造次,當即雙雙老實地低頭應答說,“喏。”
倒是一旁的蔡吉見兩個孩子過於拘謹,便向他二人微笑道,“來日方長,汝二人還是先熟悉一下講武堂吧。”
起初聽罷蔡吉所言,兩個孩子都不敢動。待到他們的父親點頭之後,郭奕與太史慈這才如出籠的小鳥一般蹦蹦跳跳著出去野去了。而這一切都被一旁的華佗看在了眼裏。是的,華佗看著蔡吉如鄰家女孩一般送糖給郭奕;看著蔡吉同郭嘉與太史慈商討孩子們的教育;看著蔡吉向自己的臣下許下諾言。華佗不得不承認眼前這位少女府君與他所接觸過諸多達官貴人都不同。
而就在華佗感歎蔡吉的獨一無二之時,卻見後者欣然上前向其施禮道,“兩年未見,華醫師還是這般精神抖擻。”
回過神來的華佗連忙拱手還禮說,“府君客氣,老夫不過是個閑雲野鶴之人。倒是府君小小年紀便能將一郡之地治理得政通人和,真是令人由衷欽佩。”
“華醫師過獎了。”蔡吉謙遜了一番之後,又向華佗探問道,“華醫師此番來東萊能否多留一段時日?本府有些傷寒上的問題想請教華醫師。”
“哦?可是東萊發現了疫情?”華佗眉頭一皺緊張地追問道。東漢所謂的“傷寒”其實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包括霍亂、痢疾、肺炎、流行性感冒等急性傳染病,而並非後世通常所說的由傷寒杆菌引起的腸傷寒病。因此在這個時代一提起傷寒人們往往第一反應就是有疫情爆發。
“暫時還沒有。不過眼下移居東萊的流民越來越多,本府擔心周邊州郡的傷寒會因此影響東萊。再怎麼說未雨綢繆總比亡羊補牢來得強。”蔡吉不無擔憂地說道。因為熟知曆史的她很清楚,在漢末“傷寒”是僅次於“戰爭”的隱形殺手。並且在疾病麵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平頭百姓,還是蓋世英雄,一旦染上傷寒那往往都得九死一生。據史書記載,從眼下的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之後十年內全國將會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傷寒。姑且不論這一數據是否準確。但至少曆史上,漢末建安七子之中就有五人死於傷寒。而後來的魏文帝曹丕亦是在南征東吳時染上傳染病而暴斃。魏國的大臣甚至阻止其子曹睿出殯,以免新帝也染上惡疾。因此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安全打算,蔡吉亦希望能將華佗留在東萊。
此刻的華佗耳聽蔡吉提起“未雨綢繆”四個字,不禁撚須頷首道,“府君說得沒錯。對付傷寒最重要的還是在於防範於未然。既然府君對此有興趣,那老夫就在東萊多留些時日與東萊的醫師探討如何防治傷寒。”
“如此這般,本府在此就先替東萊百姓,謝過華醫師相助。”蔡吉一麵歡天喜地的向華佗作了個揖,一麵則在心中暗歎東萊哪兒來的專業醫師,不過是群用符水的巫醫而已。且不知張仲景那邊《傷寒雜病論》編到什麼程度了?要是能有機會讓他同華佗來個南北醫術大交流那可真是利國利民的盛事。不過蔡吉也知此事目前難以實現。因為張仲景此刻還是在長沙當太守,怎麼都不可能跑來東萊同華佗碰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