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2卷青州之鵬 驚天之quot雷quot(3 / 3)

“嗯,奉孝先生言之有理。許都之行確實微妙得很。雖說本府尚不知,天子此番招本府入許都意欲何為。但本府聽說天子剛剛任命曹操為大將軍,袁紹為太尉。想來許都與鄴城此刻正值風起雲湧之時。本府在這當口上京,怕是有不少人要盯著本府看熱鬧了啊。”蔡吉頗有感觸地點了點頭說道。

“主公還在擔心袁紹的反應?”郭嘉扭頭反問道。

“本府已照先生之策,上書袁紹言明上京之事。但鄴城那邊至今都沒回複。讓人好生摸不透那位本初公的心思。”蔡吉無奈的苦笑道。話說自打蔡吉擊退呂布之後,袁紹那邊便再也沒有同她聯係過。一時間東萊陷入了同袁紹似敵似盟的微妙境地。原本蔡吉以為將天子招自己上京的事告知袁紹,會是打破雙方現有僵持的一個契機。哪知袁紹那邊卻依舊沉默是金。而這種沉默令蔡吉很容易就聯想到,之前袁譚攻北海之時,袁紹所表現出的那種默認姿態。因此蔡吉執意要讓太史慈留守東萊,多少也有防備袁紹的意思。

然而眼瞅著蔡吉一副焦慮的模樣,郭嘉卻安慰她說,“主公莫要心急。想來主公麵聖歸來之後,袁紹自會答複主公。”

“奉孝先生的意思是,袁紹這是在考驗本府?”蔡吉蹙眉問道。

“大將軍、太尉哪個都不好得罪喲。”郭嘉衝著蔡吉意味深長地笑道。

“無妨,本府以天子為尊。”蔡吉不假思索地朝天拱手道。相比同一時代的諸侯,蔡吉在性別上有著先天的弱勢。加上她又不像袁紹那般有個雄厚的家族做靠山。因此“尊漢”這麵大旗對蔡吉來說尤為重要。這是她在亂世招賢納才的一大招牌。正如當初,太史慈正是出於對大漢的忠誠、對鄉情的顧念,這才在東萊出仕。而郭嘉亦是被蔡吉想要複興大漢的壯誌所激勵,才選擇留在東萊。倘若隻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太史慈、郭嘉等人大可去投靠袁紹、投靠曹操,甚至投靠荊州的劉表,都比投靠她蔡吉來得有前途。因此就算明知去許都有風險,蔡吉依舊得奉命上京。

就這一點來說,蔡吉還真是與處處號稱宗室的劉備有幾分相似。

果然,蔡吉的話音剛落。太史慈便激動地抱拳道,“主公說得是!吾等身為大漢之臣,自當以天子為尊。”

但郭嘉卻並沒有被蔡吉的冠冕之言所打動,卻見他跟著追問道,“那倘若天子,不滿太尉或是大將軍呢?”

郭嘉如此問法雖直白了一些,但也點出了蔡吉當下最需要麵對的一個問題。沒錯,“尊漢”是蔡吉的大旗,但具體到怎麼個尊法,就不是說幾句大話就可以解決的。熟知曆史的蔡吉當然也知道這個問題不容易應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將大漢比作一個大家族的話,那天子就是這個家族的“老祖宗”。曹操現在是同“老祖宗”同住的一房。袁紹是既不想接“老祖宗”同住,又不想看家產被曹操多分的那一房。當然還有一心想要分家的袁術,甩手掌櫃的劉表、劉璋,以及諸多大大小小的遠房們。曹操與“老祖宗”同住,難免會有摩擦,也難免會被“老祖宗”抱怨伺候得不好。自己這個相對較遠的遠房此次前去拜見“老祖宗”,難道隨著“老祖宗”一起罵曹操?這咋行!為了“家宅”安寧,還是和稀泥的好。

想到這裏,蔡吉當即便向郭嘉回應說,“天子年紀尚輕,難免會誤入歧途。本府身為臣子自當指點天子看清局勢。”

原本與劉協同齡的蔡吉說出,“天子尚年輕”,這樣的話多少會讓人覺得有些好笑。但在場的郭嘉與太史慈都沒有笑的意思。在他們看來自家這位小主公或許在年紀上沒資格說天子年輕,但以她的資曆卻絕對有資格說這句話。

於是乎,得到答案的郭嘉欣慰地向蔡吉躬身道,“如此這般,嘉就在此恭祝主公許都之行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