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來,倒是老夫急功近利了啊!
豁然開朗的吳碩,在心中感歎之餘,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看來是老夫糊塗了。蔡府君尚年輕不該陪著老夫等人在京師虛耗。罷了,府君難得來京師一次,不知老夫可幫些什麼?”
蔡吉聽吳碩如此一問,心知自己這一把賭對了。沒錯,蔡吉是在賭。畢竟她這會兒是身處曹家的大本營許都,說出“不知司空可有鮑子遺風”之類的話,是需要冒極大風險的。而蔡吉之所以敢當著吳碩的麵說出此等狂傲之言來,關鍵在於她深知,吳碩在曆史上是鐵杆的保皇派,是參與衣帶詔事件的主要人物。而吳碩此刻的表現則說明,她確實沒有看錯人。這位老夫子是位值得合作的對象。
於是,眼見吳碩被自己順利說服的蔡吉,跟著便謙恭地拱手說道,“吉初到許都人生地不熟,還需吳大夫多加指點。”
吳碩聽蔡吉的意思似乎是想結交京師中的人物。於是在沉吟了半晌之後,撚須點頭道,“老夫倒是認識幾位與令尊有淵源之人。蔡府君若是有時間,老夫倒是可以為府君引薦一二。”
雖然清楚吳碩介紹的人多半也是保皇派,且沒有啥實權。但這些人勝在有名聲。更何況正如吳碩所言,蔡吉眼下上得了台麵的人脈實在太弱。那些個眼高於頂的士族名流或許一開始並不會將自己放在眼裏,但依曹操的性子早晚有一天會拿這幫“不知好歹”的名流們開刀。屆時自己此番在許都布下的香火情多少總能招點人來。再說就算名流本身頑固不化,他們還有子侄、族人,與其讓曹孟德殺了填坑,還不如為己所用。
在心中將算盤打得劈啪直響的蔡吉,立馬順勢一揖致謝道,“那就有勞吳大夫了。”
既然已讓吳碩明白自己不適合留在許都,又得了其為自己引薦名流的許諾,蔡吉此番吳府之行算是圓滿成功了。因此在與吳碩又談了一些許都風物之後,蔡吉便欣然告辭離開了吳府。不過相比心滿意足的蔡吉,隨行的李達與龐統在回去的路上卻是各懷心事。蔡吉見此情形,心知剛才自己在吳府與吳碩的一番言語對這兩個少年觸動頗大。隻是這會兒大庭廣眾之下不適合談論國家大事。所以蔡吉也隻是端坐車內並不多言,隻任他二人自己去思考。
然而就在一行人等沉默前行之時,前方的岔路口忽然冒出了一隊旌旗招展的人馬。心懷好奇的蔡吉微微撩起了竹簾,掃了一眼,卻發現隊伍中為首的那三員戴甲戰將,赫然就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
“劉關張進京了?”
而就在車內的蔡吉暗自嘟囔之時,對麵的那隊人馬卻突然間停了下來,隻見一個文官打扮的中年男子在衝著劉備耳語幾句之後,劉關張三人的視線驟然就轉向了蔡吉所在的馬車。意識到自己被發現的蔡吉倒也沒有轉身避開的意思,相反卻大方地將車簾一掀,衝著劉關張三人禮貌地躬身一揖。
劉備似乎對蔡吉的表現頗感意外。但他終究還是沒有上前同蔡吉打招呼,而是與關羽、張飛一起向蔡吉抱拳還禮之後,便領著隊伍離開了岔路口。倒是蔡吉順勢在看清楚了剛才與劉備耳語的那個文官正是老對手孔融。再一想到孔融、劉備、公孫瓚三人的關係,蔡吉不得不承認這許都是越來越熱鬧了。卻不知劉備與曹操見了麵之後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鑒於有呂布這一惡虎在旁窺視,估計青梅煮酒暫時還不會上演。
可蔡吉轉念又一想,連曆史都在自己手中改變了,青梅煮酒上不上演又有什麼關係呢。想到這裏,蔡吉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身旁的龐統。隻見此時龐統正盯著那隊遠去的兵馬暗自皺眉。見此情形,蔡吉便欣然向其提點道,“士元,剛才那人就是劉備,劉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