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2卷青州之鵬 曹府夜宴(3 / 3)

“蔡使君多慮了。有劉使君在,諒呂布那廝不敢有輕舉妄動。再說宛城之戰關乎許都的安危,蔡使君不會棄陛下於不顧吧?”曹操不依不饒道。

蔡吉見曹操橫豎硬是要自己參加宛城之戰,心想,罷了,你曹孟德不怕丟臉,我蔡安貞又有什麼好怕的。屆時能阻止張繡複叛,固然是皆大歡喜。若是曹操依舊要強納張繡之嫂為妾,那大不了自己直接退出是非之地。在心中的蔡吉,當即恭敬地向曹操俯身領命,“承蒙司空不棄,吉願效綿薄之力。”

眼見蔡吉的態度頗為順從,心情大好的曹操,當即朗聲鼓掌道,“來人,奏樂,以壯軍威!”

隨著曹操一聲令下,從堂下走出了一隊黑衣樂師,在稍加調試之後,堂上頓時就回蕩起了一曲帶著濃烈古風的曲調。也不知是誰先挑頭唱了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緊跟著包括曹操在內的曹營將帥,紛紛和著拍子唱起了那首古老的戰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誠然蔡吉沒有跟著一起唱,但曹營上下同仇敵愾的氣勢卻令她深深為之震撼。眼下的局勢對曹操來說並不樂觀,甚至不客氣地說還有些凶險。可誰都不能否認這段艱難的時期也是曹營最精誠團結的時候。無論是曹操有親戚關係的曹氏、夏侯氏諸將,還是樂進、於禁等外來的將領,亦或是荀氏叔侄、程昱等名士,皆以曹操馬首是瞻。這其中固然有曹操個人魅力的原因,正如《秦風?無衣》中所唱的那般,敵人才是團隊最佳的凝結劑!

然而一曲《無衣》唱罷,曹操似乎並不盡興,卻見他扭頭向為首的樂師問道,“鼓手呢?奏樂怎能沒有鼓?”

那樂師聽曹操如此一問,立馬喏了一聲,下去找鼓手去了。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個年輕男子手持手鼓,翩然而至。但見此人身形修長,風姿豐偉,麵對滿堂的上賓,目不斜視,神態倨傲。然而還未等司儀嗬斥其放肆,那男子卻已然自顧自地坐到大堂中央,抬手擊鼓。

是的,隻是單純的擊鼓,沒有任何其他樂器伴奏,甚至都沒有事先試音。然而那隻看似普通的手鼓在男子的手中卻像是中了魔法一般,發出了雄渾而又悲壯的聲節。一瞬間先前交頭接耳的人們統統都噤了聲,唯有天籟般的鼓聲響徹整個大堂。

這是天籟,蔡吉在心中如此讚歎著。雖然她也能從鼓聲中聽出擊鼓者的悲憤與不平。但天籟就是天籟,在沒有錄音設備的時代,任何音樂都是奢侈品。更何況這鼓聲就算是放到一千八百年之後也是當之無愧的瑰寶。由此也讓蔡吉不得不感歎曹操麾下真是什麼樣的人才都有。

不過曹操顯然並不知曉自己府裏,還有這麼一塊寶。這不,當一曲奏罷,曹操深吸了一口氣,平視著鼓手問道,“此為何曲?”

“漁陽摻撾”,年輕的鼓手平靜的回答道。

然而鼓手的話音才剛落,先前跑出去找鼓手的那個樂師已然回來,但見自己要找的人已然上堂表演,不禁驚呼道,“禰正平,汝為鼓史為何不更衣!”

禰正平?!難道眼前這個美男子就是禰衡,禰正平?那此刻豈不是傳說中的“禰正平裸衣罵曹”!哪兒曾想,蔡吉這邊才暗自揣測,那一頭堂上那擊鼓的美男子竟真的擱下手鼓,刷地一下站起了身,當著眾賓客的麵,不緊不慢地去掉頭巾,脫下袍子、褻衣……

麵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行為藝術”,包括曹操在內的在場賓客自然是看得瞠目結舌。然而令蔡吉頗敢意外的是,曹操等人在經過最初的驚訝之後,並沒有繼續看著禰衡表演脫衣秀,而是不約而同地都將視線投向了,她這個現場唯一的女性嘉賓。見此情形,蔡吉又怎會不知那幫大老爺們的意思。於是乎,還未等禰衡脫褲子,新任的徐州刺史便在眾人一致期待下,驚呼一聲“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