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賈詡,此刻蔡吉多少有些失望。因為在這群自報家門的降將之中,並沒有賈詡的存在。難道賈詡還沒投靠張繡?話說《三國誌》裏頭雖沒有寫明賈詡投張繡的確切時間,可《吳書》中卻記載了賈詡在宛城之戰中,為張繡出謀劃策過。難道是《吳書》記錯了?還是說賈詡那老狐狸故意躲著不見曹操?
鑒於曹操在場,蔡吉自然是不方便直接向張繡打聽賈詡的下落。不過隻要賈詡人真在宛城,真在張繡麾下,那蔡吉自負以君雅麗等人的手段挖出賈詡隻是時間問題。因此這會兒的蔡吉也同眾曹將一樣帶著洋洋自得的笑容,眾星捧月著將曹操擁入了宛城。
受降之後自然就是盛大的宴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擺在宛城之中的宴會上,典韋並沒有像史書記載的那般持斧而立給張繡等人來下馬威。相反整場宴會的氣氛顯得頗為熱鬧。若非之前蔡吉剛在城門口看過受降儀式,她甚至都會誤以為這是一場曹營間自家人的宴會。
有了如此順暢的開端,之後數日,曹操開始派出兵馬陸續收服宛城周邊葉、穰、舞陰等等一幹南陽諸縣。曹營諸將更是與張繡的部將稱兄道弟打得火熱。時間就這樣慢慢流逝過了十天,如果蔡吉的靈魂不是來自一千八百年之後的話,她可能會同曹營諸將一樣認為南陽郡就此平定了。不過每次看到曹操與鄒氏出雙入對,蔡吉還是會暗自提醒自己注意張繡的動向,並堅持每日回城外營地過夜。
這一日在宛城辦完公務的蔡吉照例又要出城回營地。卻不曾想,還未等她騎上馬,就有一小卒跑來稟報道,“蔡使君,司空今晚在城外大營設宴,還請使君蒞臨。”
曹操又要設宴拉攏張繡的部將?聽到消息的蔡吉,臉上不由露出了一絲無奈的笑容。自打曹操入駐宛城之後,那可真是小宴天天有,大宴三六九。這倒並不是說曹操為人奢靡。而是南陽郡毗鄰荊州,本地的世族豪門多多少少都與劉表有些關係。為了安撫這些地頭蛇,同時拉攏張繡的人馬,曹操如此往來迎送倒也並不為過。隻不過在城外大營設宴這還是第一次。蔡吉雖覺得有些意外,卻也頷首接下了帖子道,“請轉告曹司空。本府會如約而至。“
然而令蔡吉深感意外的是,當她以一身文士打扮來到曹操的帥帳之時,迎麵碰上的並非是一排排明豔動人的侍女,而是手持大斧宛如巨靈神一般立在門口的典韋。說起來,蔡吉現在與典韋也算是有了點頭之交,平日裏也沒少見他鞍前馬後地跟在曹操身邊做保鏢。因此她並不害怕被稱為“惡來”的典韋。相反倒是覺得這個忠心的侍衛長,其實是個挺憨厚的漢子。可此時此刻,麵對眼前這個充滿了殺氣的典韋,一股莫名的恐懼還是在第一時間漫上了蔡吉的心頭。
這會兒的典韋顯然也覺察到自己嚇著麵前的少女了,卻見他難得地向蔡吉擠出了一絲笑容向蔡吉點了點頭。雖然這笑容看著也令人滲得慌,可蔡吉還是從典韋的眼中看到了善意。所以她在向典韋報以了同樣和善的笑容之後,便信步邁入大帳找了個屬於自己的位置坐了下來。
其實被典韋駭著的可不止蔡吉一人。當張繡帶著一幹親隨來到大帳之時,麵對怒目圓睜的典韋,這位宣威侯甚至都不敢抬頭。如此詭異的氣氛一直持續到曹操摟著鄒氏出場才逐漸被熱絡的氣氛所取代。不過敏感的蔡吉還是發現坐在對麵的張繡麵色鬱悶,似乎心事重重。
難道此刻才是宛城之變的導火索?
暗自心驚的蔡吉,抱著這樣的想法思略了一番之後,便在宴會進行到一半之時,便借故退了場。而眾人對她的這一舉動也並沒有太過在意。本來有蔡吉這等女賓在場,許多即興活動都不方便展開。因此這位女刺史的離開,往往預示著宴會上的肉戲即將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