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府兵初戰
嗜血殘陽下八百名易城府兵踩著整齊的鼓點步步逼近高家塢,驚得塢壁上的高家部曲紛紛舉弓備戰。麵對箭塔上閃著寒光的箭頭,底下的易城軍卻是絲毫不以為意,依舊有條不紊地行進著,直到軍陣推進到離塢壁一箭之地時,齊軍的戰鼓驟然加速,伴隨著急促的鼓點聲,排在頭一列的兵卒迅速舉皮盾護住身軀,後一排兵卒則解弓搭箭向塢壁上的高家部曲射出第一波箭雨。
易城軍的這一係列戰術動作一氣嗬成,無愧為武衛第一軍。但可惜的是易城軍的弓手大多是新手,射出的箭矢不僅不齊沒準頭,很多箭矢甚至都沒碰到塢壁就已在半道落了下來。相比之下高家部曲的弓手則明顯要穩健得多,一輪對射下來給底下執盾的齊軍兵卒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隨著兩邊箭來箭往,在空中交織出一大片黑色的箭雨,齊軍中部分執盾兵卒心裏一怕,下意識地想要躲閃,結果導致盾陣露出間隙。隻聽噗、噗、噗數聲勁響,多名執盾兵卒應聲倒地,致使盾陣缺口進一步擴大。於是轉瞬之間又有十多人中箭。好在易城軍平日裏的訓練夠熟練,在各隊隊正、隊副的嗬斥聲中,很快便有兵卒接過同僚的皮盾努力將缺口補起來。
雙方如此這般對射了約莫半個時辰,高家塢的箭矢逐漸稀疏,顯然是不夠用了。於是乎,齊軍的戰鼓再次響起。就見幾個將校領著百多人以皮盾護頭,抬著兩把雲梯,一路冒著箭矢衝到塢壁下將雲梯搭上了牆頭。緊跟著數名兵卒口中含刀,手腳並用,幾乎在片刻間就已爬上了一半。塢壁上的高家部曲見狀,趕緊往下射箭。不幸中箭的齊軍兵卒悶哼一聲如布袋一般直挺挺地砸在地上。而那些僥幸躲過箭矢的兵卒亦在攀上城頭的前一刻被憑空探出的數柄叉杆劃傷手腕跌落雲梯。更有甚者高家部曲還朝雲梯潑油點火,兩把雲梯連同十多名齊軍兵卒轉瞬間就被無情的火焰吞噬殆盡。
從十歲隨父出征宛城到十三歲馳援官渡,再到十五歲苦戰白狼河。時年十九歲的曹丕早已見慣了戰場上的各種殘酷廝殺。此刻在高家塢下所發生激戰在他眼裏不過是一場規模極小的普通攻防戰而已。然而曹丕手下的那群新兵卻是全然沒有見過此等陣勢。戰場上撕心裂肺的慘呼、渾身浴火的身軀以及夾雜著屍臭味的滾滾濃煙無不刺激著新兵們脆弱的神經。
陡然間一陣整耳欲聾的銅鑼聲穿透了整個嘈雜的戰場,驚得身為預備隊的朱來福、李鷂子等人紛紛持械起身準備隨時投入戰場。結果換來的卻是曹丕一記厲聲嗬斥,“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爾等忘乎!”
正如曹丕所言張清這是鳴金收兵了。顯然府兵首次攻寨所表現出的攻擊力實在是差強人意。而稍後揀點下來的損失更是令身為武衛將軍的張清倒抽了一口冷氣。左右兩軍共傷兩百餘人,死一百餘人。須知道張清此番統共才帶了一千五百人出征,僅一次攻擊就損失三百餘人,試問這仗接下來還怎麼打?
肉痛之餘張清的腦中不禁浮現出了臨行前太史慈的囑托——“必要時可動用火雷!”張清本不想把事做絕。可既然高納拒不伏法,高家塢上下又拚死抵抗,那就怪不得他出手狠辣了。於是乎,張清一麵命各部飽餐歇息以備夜戰,一麵差人準備投擲火雷用的投擲機。
入夜後齊軍在高家塢前後兩門各架起了五座簡易投擲機。塢壁上的高家部曲見狀以為齊軍要投石攻寨,紛紛躲到堞牆後頭架起皮盾頂在頭頂。可他們等了半天都沒等到預想中的碎石,反倒是有人透過縫隙瞧見天空中劃過了一道道明亮的弧線。跟著就聽砰、砰、砰數聲巨響,天空中驟然爆出了數朵碩大的火花,璀璨絢爛得好似流星一般。高家家兵何曾見過這等場麵,不少人都放下盾牌愣愣地望著天空直發呆,儼然是忘了自己正身處戰場。然而他們最終迎來的卻是一股股夾雜著火藥味的刺眼嗆鼻濃煙。一時間塢壁上各種咳嗽聲、叫罵聲不絕於耳。但這些聲音很快就被更為劇烈的爆炸聲所掩蓋。齊軍投來的第二輪火雷劈頭蓋臉地落在了高家塢的城垛上並在夜色中炸出一團團熾熱的火球,僅一眨眼的功夫便將四周的人物吞噬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