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將計就計(3 / 3)

“好個去蕪存菁,奉孝妙計也。”田豐手撚長須也跟著笑了起來。

郭嘉與田豐之間充滿殺機的對話令蔡吉冷不丁地打了個寒顫。因為依照郭嘉的計謀,張郃若配合蔡吉實施詐降之計引誘曹操背盟出兵,不僅能向世人證明他對蔡吉的忠誠,還可以給曹操一個終身難忘懷的教訓。而倘若張郃不配合蔡吉,或是陽奉陰違,甚至真存有二心,則能給齊軍南下平亂以出師之名,讓蔡吉在道義上占據優勢。

同樣是給張郃選擇的機會,郭嘉的設定顯然更冷峻,也更誅心。可是這麼做真能行嗎?張郃會怎麼想自己?徐州的將士會怎麼看自己?徐州的百姓又會怎麼看自己?於是在沉默了半晌之後,蔡吉略帶遲疑地開口問道,“二位以為詐降之計可行?”

麵對蔡吉的疑問,郭嘉並沒有直接回答成與不成,而是挺直了腰板以斬釘截鐵地聲音應答道,“軍心、民心皆在君上!”

郭嘉的回答給了蔡吉莫大的信心。想到郭嘉、田豐多年來對自己的支持,想到張郃及其麾下將士多年來替自己守疆衛土,想到徐州百姓多年對自己的擁護,不再猶豫的她當即拍板道,“善,孤會親自修書向儁乂將軍闡明詐降之計。”

眼見蔡吉認可了郭嘉的計謀,田豐又跟著主動請纓道,“君上明鑒,魏曹多能士,僅憑儁乂將軍恐難令魏主信服。君上如若不棄,臣願南下助儁乂將軍一臂之力。”

蔡吉十分認同田豐的說法,光憑幾封信幾條流言不足以取信於曹操。正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有足夠的苦肉計做前戲是無法達成詐降的。可一想到田豐的脾氣以及之前對張郃的態度,蔡吉不由深吸一口道,“元皓先生。”

田豐應聲,“臣在。”

蔡吉本想勸田豐南下後不要針對張郃,可斟酌了半天還是化作了一句簡單的祝福,“孤在此靜候卿與儁乂佳音。”

以田豐的智慧又豈會不知蔡吉良苦用心,且見他長袖一振鄭重起誓,“臣南下後定與儁乂將軍同心協力,不負君上重托!”

蔡吉得了田豐如此保證,總算是長舒了一口氣。此時就見她清了清嗓子轉而向蔡琰下令道,“蔡侍中。”

蔡琰之前一直在暖閣內靜靜地旁聽蔡吉與郭嘉、田豐談論軍國大事,此刻聽聞蔡吉召喚,她連忙應答道,“臣在。”

“替孤擬旨,冀州刺史太史慈,鎮南將軍張郃,鹹精達事機,能肅齊萬裏,功皆甚著,特封貳公為執帛,調護儲闈。”蔡吉說到這兒頓了頓又跟著補充道,“另遣戶部尚書田豐巡按徐州,察善惡、舉大綱,黜陟官吏。”

“喏。”蔡琰拱手領命,跟著便如往常一樣展紙研磨,將蔡吉的口頭命整理成正式的公文。

翌日,太史慈、張郃受封執帛,田豐南下巡按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龍口。不少百姓都不明白“執帛”為何物,直到通過一些學子及有識之士的解釋後,方才知曉“執帛”乃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官名,地位等同於漢製的少師、少傅、少保三孤。像是西漢的開國功臣曹參就曾被楚懷王封為執帛,號曰建成君。而“儲闈”則是借指太子所居之宮。考慮到蔡吉剛剛誕下長女,太史慈和張郃就被受封執帛,多數人都對二人所享的榮耀羨慕不已。然而在龍口的一些街角小巷,另一種聲音卻在暗中盛傳張郃通敵牽涉冀徐私鹽案,齊侯大怒特遣戶部尚書田豐南下徹查此案。乍一聽起來這消息似乎與蔡吉頒布的旨意互相矛盾。可北方的冀州確實發生了私鹽案,戶部尚書也確實被齊主派往南方巡按徐州。一時間在曹魏細作的推波助瀾下,各種真假消息交錯混雜,在齊國逐漸形成了一股湧動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