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老爺子還是和上一世一樣被救了。
隻是這次,長安沒有參與後續工作,譚老作為下放人員,語言行動都比較謹慎,沒有主動打聽長安的情況,處理了腳傷就被送回去了。
長安騎車到公社供銷社,買了一些糕點、紅糖,碰巧有新來的不要票的高價奶粉,也來了兩袋,又從自己空間裏取出一塊肥多瘦少的五花肉,全都裝在一個舊衣服改造的補丁打補丁的布口袋裏,掛在車把上,晃晃悠悠的騎了回去。
回到家,又受到家裏人一頓念叨。
“安安啊,你每個月的工資交一半到媽媽這裏,媽給你攢著。在你手裏留著,你一分也攢不下。”
長安:“……不用了吧,媽。”
“要的。”全家人都在一邊附和。
“你這倆月發了71塊錢的工資,獎金我就不給你算了。你現在還剩多少?”奶奶發問。
長安:“……還剩不少呢。”
顧爸哼笑一聲:“多少啊?”
“爸,豬肉5毛錢一斤,我今天買了2斤才1塊錢,奶粉雖然貴點,也就五塊錢,紅糖六毛三,我買了一斤,糕點8毛一斤,一共2斤,一共花了8塊多。還剩27呢。”
“你是就買這一回嗎?你哪個星期不買?”
“呃……”
“交出20塊。趕緊的。”顧爸催著。
長安不情不願地掏出20,她倒不是舍不得這點錢,問題是她手上沒錢了,拿什麼借口給家裏人買東西呢?
“給,給她存著。”顧爸接過錢,轉手就給了顧媽。
買回來的東西,肉是大家一起吃,糕點讓二爸帶走半斤,奶粉和紅糖給了顧媽一半,剩下的都被奶奶收了起來。
長安估摸著老太太想留一斤糕點走親戚呢。便說道:“奶,這東西都有保質期的,留的時間太長了會壞,你要是拿去走親戚,萬一人家吃壞肚子就糟糕了。”
顧奶奶沒好氣地說道:“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吃了它。”
大家都笑。
三木跟長安說道:“我前兩天聽大隊長說,過幾天咱們這裏要來幾個知青,這兩天正忙著收拾院子呢。”
“哪個院子?”長安問。
“就是村北頭的那個文廟,前兩年不是廢棄了嘛,那裏空屋子多,正殿和兩邊側殿都空著呢,院子也大。收拾好了,就讓他們住在那裏。”
長安想到,前兩世也都是住在那裏的。
說是廟,其實屋子就是普通的瓦房,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寺廟特征。打眼一看,也就是個普通院子。
而且那屋子比很多人家的屋子要好,畢竟是供奉神仙的地方。哪怕現在破敗了,整體的氣派也還在。
“大隊長這兩天就讓人清理院子,檢查屋頂漏雨的情況,再給屋子裏放幾張木板床,外院大門給修一下。那地方這兩年破的厲害,院裏的草比人還高。”三木喋喋不休的說道。
記憶中,這次來了五個男知青,三個女知青。第一世的時候,隻來了兩位女知青,多出來的這個,就是顧媛。那兩個女知青性格好像還比較踏實。
“城裏來的孩子,能幹什麼?大概還不如我能幹呢。”長安傲嬌道。
三木直接翻白眼:“你幹過啥?除了送水,你都沒下過地。”
“說的好像你能幹一樣,你還不是就開個拖拉機。還不如小二能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