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中午,設備攻關小組就開始正式工作。
三個小組,小伊子,張美芳,陸榮,李小虎,以及新來的技術員小劉和小王,早已經準備就緒。
在他們動手拆解機器之前,林致遠已經在新軋機的各個部件上用粉筆按順序標出了阿拉伯數字。
所以他們隻需要按照一二三四的順序正常拆解測量就可以了,在林致遠的調度下,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
小伊子和陸榮對新軋機最熟悉,他們兩個最先動手,每拆下來一個零部件,張美芳和李小虎就用鋼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儀等工具進行精準測量,每測出一個數據,小劉馬上進行記錄,小王則在一邊,畫出這個零部件的草圖並標出相應尺寸。
六個人幹活,一群領導圍觀。
姚佩晨,李萬年,徐大友,焦樂山圍成一圈。
李萬年嘴裏發出嘖嘖的聲音,“這麼幹活效率確實高了不少了,小林有兩下子。”
沈飛越拿著林致遠的記錄本兒,蹲在小劉身邊,小劉每記錄下一個數據,他就要與記錄本上的數據做對比,一連測量了五六個零部件,測量數據與林致遠記錄本上的一模一樣,沒有半點偏差。
徐大友那張老黑臉都快笑成花了。熱軋廠又一次在領導麵前露臉了。
廠辦主任王峰湊到徐大友跟前,“廠長,這都到中午了,是不是得請各位領導去食堂就餐了?”
姚佩晨聽到這話轉過頭來,“同誌們都在幹活,我們怎麼能去吃飯呢?等一等吧,等他們幹完咱們一起去吃。”
這些人裏他官最大,他不去吃飯沒人敢去。
午休時間一個小時很快就結束了,在下午開工之前,新軋機拆解下來的零部件重新安裝回去,以確保不耽誤下午的生產。
這次徐大友開口了,“各位領導,趕緊食堂請吧,大家都餓壞了吧!”
所有人向食堂走去。
午飯很豐盛,大家吃的都很香。
在飯桌上,李萬年和沈飛越把林致遠夾在中間,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問個沒完沒了。
徐大友看到這種情況,當即不幹了,“我說李處長,沈處長,你們吃飯歸吃飯,聊天歸聊天,但是可別動什麼歪心眼兒啊!大林是我們熱軋廠培養出來的幹部,是革鋼最年輕的車間副主任,挖牆腳的心思現在就掐死。我還不怕告訴你們,別說你們設備處了,國貿公司怎麼樣?白曙光想要大林,都求到張總那裏了,老子不也沒答應嗎?”
李萬年很尷尬,他確實存了把林致遠調到設備處的想法,畢竟這種人才實在是太難得了。
可沒想到這種想法剛冒頭,就被徐大友這頭老狐狸看出來了。
徐大友這麼多年的廠長看來確實沒白當。
吃過飯後,姚佩晨和李萬年先走了,沈飛越帶著兩名工程師留在熱軋廠。
下午這個時間段車間正在生產,沒法拆卸機器,他們就把中午測量的零部件數據加以統計,並現場繪圖。
有了林致遠之前記錄的數據,測量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速度照比預想的要快很多。
林致遠就像他之前承諾的那樣,吃住都在廠子裏。
日子一天天過去,一轉眼,月底了。
一月三十號,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上午九點,一輛暗紅色的波羅乃茲出租車駛進熱軋廠大門,停在了辦公樓前,車門一開,下來兩個老太太。
林致遠的老媽寧秀芬和幹媽老李太太來了。
林致遠差不多有二十多天沒回家了。雖說之前往家裏打個招呼,這段時間廠子有緊急任務,他要在廠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