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們就抵達了林大軍的大哥林大山家。
林大山家的房子是前年翻修的,三間鋥明瓦亮的大瓦房在此時的農村非常氣派,足以說明這家主人日子過得不錯。
他們一進院,屋裏就呼呼啦啦迎出了一群人,各種拜年聲交織在一起,顯得很混亂。
“大爺大媽過年好!”
“老叔老嬸過年好!”
“大姑大姑爺過年好!”
“老舅老舅媽過年好!”
林家世代務農,家風嚴謹,二子一女雖說都是最平凡的農民工人,但是勤勞本分,任勞任怨,小日子如今過得都不錯。
大爺林大山,大媽胡鳳芝有兩個兒子,林勝和林利,如今他們都已娶妻生子,一家八口在唐馬寨務農,雖說不太富裕,但溫飽有餘。
大姑林大英,大姑爺董川海有一子一女,長女董小花,如今已經嫁人,去年年初生了個大胖小子,剩下的就是董小樹,他和林致遠是如今林家唯二沒有結婚的晚輩了。
大姑爺董川海除了種地之外,還會點電工手藝,因此在唐馬寨鎮上兼職電工,除了種地的收入外還能掙一份工資,日子過得也是紅紅火火。
林大軍一家三口被讓進裏屋。
“快點兒,脫鞋上炕,暖和暖和!這一道凍壞了吧?”大媽胡鳳芝很熱情的讓道。東北農村就是這個風俗,屋裏冷,隻有炕上才能有點熱乎氣兒,所以家裏來個且,都是往炕上讓。
林大軍因為工作的原因,雖然很少回家,但是他們姊妹三人感情很深,林家二老去世的早,老三林大軍其實是在長兄長姐的撫養下長大成人的。
這份恩情林大軍從未忘記過,在他當兵退伍進入革鋼之後,每個月的工資差不多有一半都要貼補給哥哥姐姐,尤其是之前的困難時期。
林大軍也沒客氣,拖鞋上炕,往炕上一躺,“哎呀,還是火炕舒服呀,把我這老腰烙的暖呼呼的。”
大姐林大英笑了,“老三,那你就多住兩天,咱哥保證把炕給你燒的熱熱乎乎的。”
林大軍慢慢坐了起來,“不行啊,倒班,走不開,等我退了,高低回家住一段時間。”
林大軍在這邊和哥哥姐姐嘮嗑,寧秀芬掏出了三個紅包,分別塞給林勝、林利和董小花的孩子。
每個紅包十塊錢,這在當時已經是不錯的水準了。
大媽胡鳳芝拉著寧秀芬的手坐在了炕沿兒,“秀芬,前兩天致遠來送年貨,我聽說寧靜有身子了,啥時候生啊?這次怎麼沒來讓我看看?”
“大嫂,寧靜才懷孕三個月,估摸著今年八月份能生,這路上太顛了,我擔心她出意外,就沒讓她來……”
這一家老小聊的熱火朝天。
另外一個屋裏,小輩們聚在一起也在談天說地。
林勝和林利詢問了林致遠的近況,他們都對林致遠年紀輕輕就當上副主任一事表示羨慕。
“還得是進工廠有前途啊!”
“是啊,種地累死累活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
林致遠是了解他這兩個哥哥的,似乎林家人骨子裏就有吃苦耐勞的基因。前世,林勝和林利雖然一輩子沒有走出農村,但是他們兩個扣大棚,搞養殖,小日子過得也是風生水起,在唐馬寨這一帶絕對屬於小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