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1年下半年開始,到瓊島來炒地炒樓的房地產公司越來越多,地產大廈也由最初的十多家公司擴展到五十多家,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家房地產公司都在這個大樓裏辦公。
後入的這些公司手裏有錢,但是苦於沒有過硬的關係,拿不到整片的地塊,他們隻能從之前進入瓊島的公司手裏買地買樓。
當然了,能買下整片地或者整棟樓的公司,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有很多小公司沒有這個資金實力,那怎麼辦?就隻能買一套或者是幾套住房,但是瓊島已經建成了的商用或者民用建築都太少,根本就不夠這麼多公司炒的,於是炒樓花就誕生了。
樓花就是未建成的建築物,類似一種房產期權,或者說是紙麵房產。
炒樓花不需要占用太多資金,特別適合個人,或者是小公司。
在下半年,瓊島最火的經濟行為就是炒樓花。
但是炒樓花有一個最大的弊病,那就是安全性得不到保證,由於房子還未建成,沒有拿到全套的合格手續,這種行為是不受官方保護的,尤其是對買入樓花的小公司或個人來說,資金安全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林致遠搞這個交易大廳,其實就是瞄準了樓花這個巨大市場,他想把在瓊島的房地產公司都吸引過來,這樣僅憑交易的手續費,就夠紅葉公司賺的盆滿缽滿了。
另外,他還效仿前世一些先進做法,提出了保障交易雙方資金安全的第三方賬戶計劃。凡是在地產大廈交易大廳進行交易的,買方可以把資金預存到由地產大廈提供的第三方安全賬戶裏,等到確認賣方的土地或者樓房安全無誤後,再有第三方安全賬戶撥到賣方的銀行賬戶中。
這種在前世已經不新鮮的做法,在一九九一年還屬於絕對的創新,贏得了所有人的歡迎。
當林致遠詳細的把第三方安全賬戶計劃說出後,交易大廳裏就像開了鍋一樣,很多公司老板都衝到了林致遠身前,激動萬分地提出了各種問題。
“林總,如果真能實現這個計劃,那對我們來說可真是太好了。”
“是啊,林總,在你們這裏交易真的不收費嗎?”
當然也有一些清醒的老板,比如說馮剛,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林總,你的那個第三方安全賬戶計劃非常棒,特別適合我們這些房地產公司,但是我有一個疑問,就是這個第三方安全賬戶的安全由誰負責?萬一這個賬戶出問題了怎麼辦?”
馮剛的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很多老板立刻警醒過來,他們一起看向林致遠。
林致遠不慌不忙,雙手往下按了按,“大家不要著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個一個提問,我都會回答大家的。”
“好,我先來回答大家第一個問題,關於收費的問題,交易大廳針對地產大廈裏的公司是免費開放的,但是對地產大廈外的公司或個人是要收取門票費用的,另外,凡是在交易大廳內談成生意,我們隻收取很少的手續費,本大廈商戶每單生意一百元,大廈外商戶二百元。”
大家一聽手續費竟然這麼便宜,又開始齊聲稱讚林致遠仁義。
“林總就是我們的帶頭人呢!一百塊錢,我喝一頓早茶都不止這個價,感謝林總為我們創造這麼好的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