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三年磨一刀(2 / 2)

“致遠,我可是聽說了,你的公司在瓊島很有名氣,發了大財吧?”李振山開了句玩笑。革安就這麼大,林致遠在瓊島當上大老板的消息,早就傳到他耳朵裏了。

“還可以吧!去年瓊島的地價漲勢不錯,掙了點小錢。”

“記得上次過年,你還說以兩年為期要回革鋼工作呢,現在成了大老板,怕是不肯回來了吧?”

“大哥,我要是不回來,蘇爺爺和我爸都不能饒了我。”

林致遠看到燈光下的李振山鬢角竟然多了不少白發,這才一年時間,李振山竟然蒼老了這麼多。

李振山看到林致遠盯著自己的頭發,苦笑一下,“怎麼,是不是覺得我長了很多白頭發,老了不少?”

林致遠很有些感慨,“大哥,看來掌管革鋼這麼大規模的企業太操心了。”

這句話引起了李振山的共鳴,“可不是嘛,千頭萬緒,一團亂麻。”

李振山把林致遠讓進書房,給他泡了一杯茶,開始大吐苦水。

林致遠靜靜的聽著。

其實革鋼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兩件事,開源和節流。這也是任何企業都會麵臨的困難。

開源就是要拓展新的盈利項目,說起來簡單,落到實處就是需要錢。就好比革鋼目前最先進的線材廠,就是真金白銀從東桑國引進的生產線。

李振山也有心複製線材廠的經驗,再引進一條先進的生產線,但是奈何手裏沒有錢,因為他還有一件大事要做。

目前的革鋼,已經不堪重負,四十萬人的大包袱壓在身上,別說跑了,就連正常走路都困難了。

李振山是帶著任務下來的,過去一年,他基本捋順了關係,今年勢必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了。

怎麼改革?

四個字,減員增效。

這四個字在紙上寫下來可能不到半分鍾,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卻有千萬個家庭麵臨著收入減少,生活艱辛的困局。

一想到這兒,李振山就頭大如鬥。他甚至能想到,過完年後,這一項政策真正實施後,自己將成為千萬人唾罵的對象。

可是再困難,他也得做。

林致遠靜靜的聽著。李振山麵臨的困難他都懂,在前世,革鋼已經經曆過一次這樣的陣痛了。

但再難,改革也勢在必行。

不改,革鋼一定會被拖死。

“大哥,今天我聽到一件事,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

“哦,說來聽聽!”

現在的林致遠在李振山眼中已經完全不同了。

以前,李振山把林致遠當成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再加上蘇家的關係,會高看他一眼,但不管怎麼說,那時李振山對林致遠是有心理優勢的,是俯視的。

而現在,林致遠已經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身價過億,在瓊島呼風喚雨,這樣的人已經隱隱的能和自己平起平坐。

所以林致遠的意見他不得不重視,這就是由地位改變帶來的差異。

“大哥,在說這件事之前我先問你一個問題,革鋼每年給礦渣廠撥付多少資金?”

林致遠這把刀已經磨了三年了,今晚他終於拔刀砍向潘東寶。

此刀既出,就絕不能讓他有翻身的機會。

。您提供大神二肥肥的重生之廠花太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