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革鋼有自己的民兵隊伍……”林致遠隻提了一個開頭,王常鬆就已經激動的拍大腿了。
看看人家這腦子,困擾自己好幾個小時的難題,人家一句話迎刃而解。
是啊,內保分局的警察人數少,鐵運公司的保衛科信不過,革鋼幾大出入口的門衛可能和偷鐵的人內外勾結,這些問題都不成問題了。
革鋼有一支隊伍龐大,人數眾多的民兵隊伍,大部分都是由青年男職工組成的,其中骨幹分子都是部隊退伍士兵,還有很多黨員團員,這些人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有很強的紀律性,組織性。
這是一支具有一定戰鬥性的隊伍,而且隨叫隨到,隻要有他們在,人員不足的困難馬上就可以克服。
“致遠,謝謝你。”王常鬆連連道謝,“我就不打擾你了,等你回革安時請你喝酒。”
王常鬆掛斷電話之後,馬上起草了一份報告,將他對調查鐵運公司一案的想法完完整整的寫了出來。
林致遠這個主意雖然好,但他終究不是專業的警察,它能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醒王常鬆,利用民兵來彌補警察的不足。
至於具體偵破工作,他的想法就太不專業了。
王常鬆一邊寫報告,一邊完善計劃的不足,一直忙活到深夜。
第二天早八點,王常鬆給李振山的新秘書段興科打了個電話。
李振山在上任半年後,將廖智調到了革鋼日報社擔任副總編,隨後提拔了一個新秘書。
段興科是燕大中文係的高材生,今年三十二歲,在革鋼總部工作了十年,文字基礎十分紮實,因此被李振山看中。
“段處長,我是王常鬆,不知道李總上午有沒有時間,我想向他彙報一下工作。”
“王局長,請稍等,我請示一下李總。”
很快,段興科那邊傳回消息,“王局長,你九點半過來吧!那個時間段李總有空。”
九點半,王常鬆準時到達李振山的辦公室,兩人關起門來聊了足足一個小時。
李振山看完了王常鬆寫的報告,眉頭當即舒展開來,“常鬆的想法很開放啊!利用民兵的這個想法非常好,能夠有效的彌補內保分局人數不足的缺陷。”
王常鬆很謙虛,“李總,這個我可不敢居功,我昨天給致遠打了個電話,致遠提醒我的。”
李振山大笑,“林致遠是天才呀!他的想法天馬行空,不拘一格,實非我們常人能及。”
王常鬆陪笑道:“李總,過年的時候和致遠喝酒,他說今年五月底就能回革安,到時候你把他調到身邊,讓他好好幫你出出主意。”
“他已經是大老板了,到時候說不定就調不動他了。”李振山開了兩句玩笑,王常鬆告辭離去。
出了革鋼總部大白樓,王常鬆沒有回內保分局,而是直接坐車去了市局,找到了耿振彪和風明達。
“耿局,風局,我是來求助的。”王常鬆將李振山準備查辦鐵運公司和廢鋼處一事向兩位局長做了彙報,“我剛到內保分局,手下缺兵少(河蟹)將,想向兩位領導借幾個刑偵高手。”
王常鬆是風明達一手提拔上來的,兩人之間說話沒有那麼多顧忌,“常鬆,借人給你可以,但是如果讓內保分局的人知道你破案還要從外麵借人,那些人恐怕會有情緒吧!”
王常鬆沉聲道:“風局,真正的原因是我不信任內保分局的人。革鋼鐵道遊擊隊的大名革安市民差不多都知道,內保分局的人能不清楚,這麼多年這種情況都沒有得到遏製,反而愈演愈烈,你要說這裏麵沒有鬼誰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