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山狐疑的看著林致遠,“今天你要不能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看我怎麼收拾你?”
“大哥,我們在引進第一條生產線時,是購買了整套生產線,包括所有的零部件,但是現在,從設備安裝到正式生產,已經過去將近四個月了,這一段時間我一直讓主管設備的副廠長朱佩凡以及設備室主任研究這條生產線,目前我有把握可以實現這條生產線百分之三十的國產化,如果請大公司設備處的專家一同會診,說不定能實現百分之五十的國產化,甚至更高,這樣一算下來,采購一條生產線會節省很多錢。”
李振山有些意動,“說的有點道理,但是一口氣采購兩條生產線,是不是有點太激進了?”
“大哥,自從咱們的鍍鋅板廠開工之後,據我所知,國內的幾大鋼廠現在都在籌備上馬鍍鋅板項目,滬鋼,漢鋼,燕鋼都已經動起來了,據我估計,如果我們下手晚一點,鍍鋅板廠生產線的設備肯定要漲價,到那時候再買可就不劃算了。”
“可是現在大公司沒有那麼多錢,鍍鋅板廠雖然在盈利,但是畢竟生產的時間太短,其他用錢的地方又太多,站前的商業大廈已經封頂,前兩天孫革新還來找我要裝修錢呢!一個大廈的裝修錢居然比建設費用還要貴……”李振山發了兩句牢騷。
“大哥,沒有錢的話,咱們可以繼續發行內部股票,現在革鋼的職工認識上來了,都知道股票可以分紅,是個好東西,我估計咱們第二次發行股票,職工的認購熱情依然還會很高。”
林致遠看到李振山還在猶豫,又加了一句,“大哥,也正好利用這次發行內部股票的機會,推動革鋼上市,對一家企業來說,上市之後可以籌集到大量資金,你不是一直想要對革鋼進行整體設備升級換代嗎?隻要咱們成功上市,手裏可就有錢了。”
這句話戳中了李振山的心,他到革鋼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對老舊的革鋼進行整體產業升級,最終重新煥發青春和活力。
像七嶺子牧場擴大規模,商業公司開發超市,革鋼的商業地產正規化,這些在李振山看來都是小打小鬧。
隻有把革鋼各廠礦那些服役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設備升級到九十年代水平,才是李振山心目中的大事,正事。
隻是要實現全革鋼的產業升級所需的費用那真是一個天文數字,不是幾百萬幾千萬就能解決的,資金的單位要以億計算。
其實李振山並不關心革鋼能不能上市,但是林致遠說的一旦成功上市就會獲得大量資金,這句話真正的打動了他。
李振山沉吟半晌,“致遠,上市是不是很困難,很複雜?”
“說複雜也複雜,說不複雜也不複雜……”
李振山一瞪眼睛,“說重點。”
“大哥,對這方麵我也不是特別了解,但我知道一家企業上市,要經曆非常複雜的步驟,曆經兩三年時間都是有可能的。”
“兩三年?那黃瓜菜都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