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現在你把電話交給媽媽,我有話和她說。”
譚明春隻能不情願的把聽筒又交還給了林主任,但是卻沒有走,一直站在一邊,準備偷聽父母的通話內容。
畢竟這事牽涉到林致遠。
聽筒裏父親的聲音很清晰。
“今天上午冶金部的事情我也聽說了一些。”
“光文,一個林致遠不至於讓你如此關注吧?”林主任很疑惑。她很了解丈夫,丈夫是一個很成熟的政治家,怎麼可能因為一個和自家兒女有點兒關係的年輕人耗費這麼大的心神。
“前段時間林致遠帶隊到了羊城,和易同見了麵,林致遠陪著易同調研了羊城的兩家鋼鐵廠,並提出了很多改良性建議,雙方還正式簽署了長期學習交流的協議……”譚光文說了很多前幾天革鋼和羊城合作的事情。
“後來有專家向易同建議,這種學習交流雖然有效果,但是見效還是太慢,最快最好的辦法是和革鋼合作,在羊城本地建設一家大型的現代化鋼鐵企業……”
“易同當時就動心了,正好趕上羊城選派了二十名鋼廠的年輕幹部到革鋼學習,易同就把他的女兒方婭安排進了代表團中。方婭到革安之後,就跟林致遠說起了這個事,沒想到革安對在羊城建廠一事也很感興趣,雙方一拍即合……”
“就在昨天,方婭突然給易同打了個電話,說林致遠又有了個新想法,他想把南洋的海外華商拉進來,共同建設這個鋼鐵企業,形成三家合資的局麵。易同從資金的角度考慮,也同意了,畢竟建設一家大型的鋼鐵企業耗費的資金量太大,他擔心羊城的財政會因此而吃緊,正好南洋華商有錢,如果這件事真成了,羊城出地出人,革安出設備出技術出管理人員,華商出錢,這三家聯合的效果一定非常好。”
“易同昨天向我彙報這件事,今天上午我就召開了會議專門研究此事的可行性,可是沒想到,就在同一時間,冶金部也在開會,我聽說那個南洋張家的張致才不同意林致遠的這個方案,他依然堅持把鋼廠設在南洋。”譚光文輕輕的呼了口氣,“粵東實在是太需要一家大型的現代化鋼鐵企業了,這個機會我們絕對不能錯過。今天下午我聽到了燕京傳回來的消息,很著急,馬上把易同找了過來,我們兩個商量了一下,今天晚上易同就坐飛機進京,專門找領導協商此事,我明天有個會走不開,後天我也回一趟燕京,爭取把這個事跑下來,把鋼廠留在粵東。”
“但是我擔心這兩天會有變故,所以明天你最好和領導通個話,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和易同一起和領導見個麵,把我們粵東的想法向領導彙報一下……”譚光文停頓了一下,“如果能和領導見上麵,最好把林致遠也帶上,他是對整個方案最了解的人,有他在,事情會談的順利一些。他不是和明秋的關係很好嗎?那就順便拉他一把,咱們譚家不欠人情。”
譚光文終於講完了。
譚明春聽到這裏心花怒放。父親既然決定出手,林致遠應該是沒事了。
“光文,這件事的關鍵恐怕還在南洋那幾個華商身上,張家和那兩家銀行在南洋地區的影響力很大,從統戰的角度考慮,上麵有傾斜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那三家堅持要把廠子設在南洋,這事兒還真不好辦。”林主任身在燕京,對整件事的了解程度比譚光文要深,知道具體的難點在哪?hTTps:\/\/WWw.GGDOWN8.org